周末,老公拉我去一个饭局,说是带上我一举两得,即陪了我,又去了应酬。
去到才知,是一个要毕业的研究生,他叔叔想让他进入我老公的单位,正好认识某大学的老师,这个老师的同事又碰巧认识我老公,于是经过了这些曲折的关系,大家坐到了一张桌前。
说真的,这样的应酬真是一点也不陌生,去年我找工作时,也吃过不少次类似的饭,不同的是,那时的身份正好和现在反过来。虽然自己也有一定实力,但面对社会上的这种潜规则,总归是心虚,个人力量太微弱,自己又不想违背潜规则而成为牺牲品。最终事实证明,我后来没有走这条路,而是凭自己的实力来到了现在这家单位,但如果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再来一遍,我依然还会这样做的。
我现在来吃这个饭,心情当然轻松多了,于是可以在一边做壁上观。
这个小伙子的叔叔来这个城市已打拼多年,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在一家企业中职位也做得颇高,言谈中掩饰不住的自信,霸气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先是喝早茶,随后一个电话,指使他的某个手下吧,“你给我把那个房间留好”,虽然后经我们再三推辞,仍未能免掉那顿饭,并大打老乡关系的牌,力邀我们抽个时间,一定回趟家乡,他来安排一个游艇,去好好欣赏一下家乡的变化,“不为别的,也不要想着要办什么事,咱们就是多交个朋友”。
后来换了饭店午饭,喝的是洋酒,小伙子应酬极为老道,酙酒,敬酒,叙谈,都是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加上有这么一个叔叔在旁指点,更是显得成熟老练,没有初出茅庐的青涩。这家饭店他们似乎是常来,做叔叔的毫不客气地让老板娘及漂亮女经理陪酒,听说我老公提到工作中的一烦心事,他立刻一个电话叫过来一个朋友,说是某部门的书记,也许可以帮上忙。
这顿饭花去了四个小时,我虽不用累心,但身子的确很累,吃的什么味道,似乎都不记得了。
我想起了现在的一个词,富二代,贫二代,虽然从小我受的教育是人与人是平等的,但社会很显然不是这样,出身不同,所处的阶级就是不同,伴随着出身而附带的社会资源,更是天差地别。
这个小伙子算不上什么富二代,真正的富豪我们根本还没资格接触到,但是,真正的贫二代与他的差距就已经很大很大了。他们没有在社会上的实权部门做领导的朋友,他们根本攀不上那些高素质的教授、校长们,他们付不起这么一餐饭,他们不知道洋酒是什么味道,他们面对这种场合会手足无措。
由此,他们被排除在潜规则之外,只会傻乎乎地去凭以前的学习成绩来竞争一个低薪,劳累,不稳定的工作,留给他们的社会资源已经太少太少,而他们的人数却太多太多。他们的下一代,将会重复着他们的脚印,只要这种规则还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