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雷万云亚马逊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杂谈 |
分类: 云计算 |
近年来,云计算的提出在逐步改变着企业与厂商的IT思维。同时,云计算也成为企业和IT厂商争论的焦点,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然而,概念的推广一时让众多企业用户云里雾罩。那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它又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何种支撑呢?云计算在企业的演进情况又如何呢?
近日,在中国企业网络通信大会上,医药集团CIO雷万云与我们一起分享了有关云计算的种种疑问。
云计算是总体系统的业务需求整合服务
对于云计算的定义,有人将之认定为一项新技术革命,也有人将之定性为一种通过网络以辩解、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那么雷博士的眼中云计算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雷万云强调,云计算概念产生并非简单技术的革新,而是在需求和技术的互动下衍生出来的。十年互联网演绎过程中,诸如Google、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不断发展,这都是对云计算本身技术产业的推动,是建立在需求导向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传统IT架构而言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渴望去追求动态的架构变化,也就有了传统企业IT向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过程。
而对于云计算的概念认知,雷万云表示云计算概念可以概括为五点:一个交付模式、二层结构、三种服务结构、五种配置、五大特征。云计算就是把IT资源从业务需求整合交付给用户提供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是总体而系统的,并非软硬件分散的,是将所有业务需求形成一种服务。主要有两层结构,一个云计算平台层、云服务层。此外,还拥有三种服务模式SaaS、PaaS、IaaS以及五个特征即按需自动服务、资源池化、快速伸缩、按使用量收费的服务、广泛的网络访问。归根结底,云计算就是将企业的智慧通过IT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不同的、创新的模式,使得企业能够快速产生价值,进入市场。
云计算衍生企业灵动IT模式
后危机时期,随着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变得势在必行。面对这一现状,企业转型对企业IT人,尤其是CIO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从信息化角度去引领企业传统资源升级改造紧跟企业发展步伐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此,雷万云说道,传统的建设方式、集团化管控已经难以有效保证企业运营,同时全新系统的开发,实施周期较长难以跟上企业发展速度。然而,在转变过程中,却没有人系统、全面分析云计算技术变革对现今企业的影响。而大多人对于云计算处于零乱、破碎的了解层面,在发展中难免无法摆脱传统概念,面对突如其来新技术会手足无措。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的信息技术催生全新的商业环境变化,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也需要变更,云计算时代也就顺应产生了。如果企业不主动适应这种转变,企业将与新的时代无缘。那么这样企业本身发生变化, IT能力又将如何支持变化呢?这就需要IT能力要有灵活性、敏捷性,可以面向企业进行动态调整,进而提升IT价值,持续优化企业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打破原有的IT模式,保障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客观上可以说企业需要灵活、动态、能够为企业IT模式,而云计算恰恰提供了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具体的方式。
云计算是基础完善上的逐步部署整合
云计算衍生了灵动的企业IT模式,可以提升IT价值。那么企业云计算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又是如何演进的呢?
对此,雷万云说道,了解云计算的企业演进路径,首先要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了解云计算成熟落地的供应商,规划和构想企业云的概念,以及从一体化数据中心管理开始到云的演进,战略方面由集团管控、战略、共享服务等业务需求开始考虑。
假使是集团企业,要整合不同的业态、形成开放式的商业平台,最重要就是由IT技术设施开始,一体化数据中心到云。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形成价值网络,内部的协同、供应商、伙伴快速反应市场,这是一个过程。此外,IT技术如何在统一标准上形成本身行业云计算以及企业标准下,与企业内外部集成对信息安全认证、跨系统的资源、虚拟化、IT技术等过程,都得考虑逐步把云作为企业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大型企业。传统基础设施是独立的,最后则演变成灵活的、动态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云首先要集中整合,然后经历标准化、虚拟化、自动化、云化等过程。这个过程中尤其是集团型企业,可能拥有许多数据中心,如何把现有数据中心规划成集中的数据中心,整合标准化,然后再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虚拟化,由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储存虚拟化通过云备份等不同的演进后再过渡。
最后建立IT的动态资源池。如何通过统一的储存,物理上最后形成一种虚拟化储存单元,满足不同系统。针对集团企业、大型企业,企业对分离系统怎么整合虚拟化平台,当然过程中首先坚持规划、一个云计算的理念、你的目标,然后演进可能就是虚拟化。基于云计算的理念进行规划,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这一演进过程中,假使能不断为企业提供动态服务,满足企业业务和管理需求,企业的IT就有价值。演进过程中,技术的发展也将驱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基础设施完善基础上可以做开发的服务,逐步引入两个方面的云应用,最后进行整合,通过三到五年完全演进,逐步将各项应用部署到平台上,这样的话最终的云计算演进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