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征文之一百一十六《幸福童年 故事相伴》

(2010-11-18 15:51:33)
标签:

教育

幸福童年 故事相伴

                                ---“故事陪伴的童年”征文活动

 

 

我的童年----英雄主义熏陶

出生于70年代中期的我,童年生活可不像现在的孩子们这么多姿多彩。我的童年是在收音机和黑白小人书的陪伴下度过的。

 

我父亲是航运公司的船舶驾驶员,我小时候的日子就是在摇晃的货船上渡过的。大人们为了防止我们三姐弟掉到邕江河里,经常是拿一根长点的绳子,把我们分别栓在船舱里,绳子的距离只够我们走到船舷边,掉不下水里,大人们才放心的去干活。在绳子长度半径范围内活动,能干什么呢?只能坐在那里翻看有图片的小人书。小时候的物资相对的贫乏: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现在这些五光十色的游乐场所,我们能接触到的媒体只有收音机和书本杂志。父亲没上过两年学,他后来认得的字都是通过自己自学的,但他却一直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有一些小说和很多的小人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岳飞》《杨家将》等等关于有关历史演义的小人书---父亲自己也喜欢看这样的书籍听这样的故事。那时候收音机里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讲故事”时间,讲的一般也是大人们喜欢听的故事:《杨门女将》《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等等一些根据历史资料改编成的故事,每天中午的那个点,我都会跟着爷爷奶奶或父亲守在收音机旁,如痴如醉地听上半个小时的说书,每次都听到“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才恋恋不舍的关上收音机。可以说,我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接受这些英雄主义的熏陶。儿时的梦想也是相当的英雄主义: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象巾帼英雄穆桂英一样,身穿铠甲,骑马上阵,杀敌卫国……。

 

上了小学之后,接触到更多的书,也知道了更多的故事:《神笔马良》《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郑渊杰的《皮皮鲁传》和《鲁西西传》,黑白电视机里播的《花仙子》《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等等,才知道除了评书和历史故事,还有这么多这么美好的童话故事。

 

呵呵,贴一张妈妈四岁的照片和朗朗四岁的照片做个对比。

深圳 海印长城儿童学苑大二班 黄志朗

http://s8/middle/6c5cc0deg7554b5634a47&690故事相伴》" TITLE="优秀征文之一百一十六《幸福童年 故事相伴》" />
朗朗的童年----七彩阳光

现在的孩子们,出生在一个热情、开放、多元化的年代,电视是液晶高清的,游戏是3D的,电脑还有IPAD;书的形式也多姿多彩,电子的,有声的,立体的。物资条件是丰富多了,但一本好的书一个好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从朗朗1岁多起,我们就开始给他讲故事----无论他是否能听懂。只是遗憾的是,我们也没能一直坚持每天都讲,总是断断续续的。直到上了中班后,朗朗对听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浓烈,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缠着我给他讲一两个故事,我才能把讲故事坚持下来。

 

朗朗喜欢的故事很多很多,小班喜欢《婴儿画报》,故事简短,图片生动活泼;中班喜欢《男孩故事》《西游记》《迪斯尼100个经典童话》; 上了大班比较喜欢《可爱的身体》《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侦探故事》等等,其实这些故事都是翻来覆去的讲,小子好像就是百听不厌的。而且,每次讲完故事,小家伙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等着:

“孙悟空会72变,猪八戒会36变,那沙和尚会多少变呢,他会变大树吗?他比猪八戒厉害吗......”呵呵,那是《西游记》;

 “说谎话鼻子会变长吗?我要是说谎话鼻子会变长吗?皮诺曹为什么没有妈妈?我是真正的小男孩吗? ......”那是《木偶奇遇记》;

“小女孩的妈妈为什么要上天堂呢,她是不是变成星星了?天堂在哪里呢?火柴是什么?......”那是《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蒲公英是不是象云一样飞得起来?瘦子为什么不帮助胖子?熊为什么没有吃掉胖子呢?胖子爬到树上会把树压断吗? ......”那是《伊索寓言里》的《两个朋友》;

“白细胞是白色的吗?红细胞会消灭细菌吗?血管就象公路一样,这些小细胞就象小汽车一样在里面跑来跑去 ......”那是《可爱的身体里》的《血液兄弟好样的》 ;

    ......

     每当那时,我才发现,我这个平时内敛、有些不够自信的儿子,小小的内心里也如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有着无数的疑问,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我真的很庆幸,每天都有这么一个“讲故事”的时间,让我更加的了解他,知道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我还发现,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朗朗一些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礼貌方面,虽然我们平时也经常跟他说要有礼貌,叫人帮忙要说“请”和“谢谢”,但是朗朗总是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挑了本故事书,叫《玫瑰花园的神奇咒语》,叫妈妈给他讲(讲之前我也没看过这本小小的故事书,我也不知道是讲什么的),故事的大意是:

小松鼠、小山雀、小熊、小兔一起来到一座玫瑰花园前,玫瑰花园的大门紧紧的锁着,只有知道神奇咒语的人才能进去。小松鼠就对大门说:“芝麻开门”,大门没有开;小山雀就说“喂,喂,快开们,快开门”,大门还是没有开;小熊过去了,对大门说:“你再不开门我就撞门了。”大门还是紧紧的闭着。这时候小白兔走过去,轻声的对大门说了什么,大门就打开了。大家都问问小兔子说的什么,小兔子说:“我只是说,‘您好,请您开门让我进去好吗?谢谢您’。”原来,玫瑰花园只欢迎有礼貌的孩子。

 

讲完故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引导他讲讲关于礼貌的问题了:

妈妈:为什么小松鼠它们没能打开门

朗朗回答:因为他们没有礼貌啊,他们没有说“请”,也没有说“谢谢”!(看来小子自己都知道啊!)

妈妈:那小兔子为什么能打开门啊?

朗朗:小兔子有礼貌。

妈妈:那朗朗要学习小兔子还是小松鼠它们啊?

朗朗:要学习小兔子,讲礼貌。

妈妈:怎么讲礼貌呢?姑婆爸爸妈妈叫也不应,老师叫也不应,见了爷爷奶奶也不叫。

朗朗不吭声了。

妈妈:你刚才吃饭的叫爸爸帮你拿一杯水,那样叫有礼貌吗?

还是不吭声。

妈妈:那你下次叫爸爸帮忙的时候该怎么说才有礼貌呢?

朗朗:爸爸,麻烦你帮我拿一杯水,谢谢爸爸!

 

好像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样,以后朗朗每次让我们帮忙的时候,都会说:“麻烦XX,…… 谢谢XX”。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他不愿意刷牙了,我们就会说:“谁是蛀牙虫虫的朋友?”,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就问:“破釜沉舟里,谁做事情总是慢慢吞吞啊?”…….,一般都会有所改善。

 

在故事题材的挑选上,我尽量做到多元化,题材广泛,不拘于同一种类型:有寓言、童话、侦探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也有一般的儿童故事,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故事题材,更加开阔他的视野,丰富他的想象力。

 

现在朗朗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他仍然保留着爱听故事的习惯,仍然每天晚上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我也尽可能的满足他的要求,因为,我知道随着他一天天的长大,他的这种“要求”不会太多了:慢慢的他会自己看书,自己阅读,自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了。

有故事相伴的孩子是幸福、快乐的孩子。

 

晒晒朗朗的部分故事书!

http://s12/middle/6c5cc0deg954f1b2b8afb&690故事相伴》" TITLE="优秀征文之一百一十六《幸福童年 故事相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