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批评:真理的呈现

(2020-07-18 20:39:07)
分类: 散文随笔

批评:真理的呈现

杨光祖

 已刊《今晚报》202024

 20199月的一天,张柠先生来兰州讲学,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在饭桌上,他忽然看着我说:“你有一段时间,火力很猛。”我一笑,然后调侃说:“我内心有一种暴力倾向。”其实,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痕迹。如今年过半百,知天命之年,确实平静多了,也温柔多了。弄得很多朋友都不太适应。

虽然内心的波涛依然还在,偶尔也会露点峥嵘。但总的是趋于平静。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我以前那些洋洋洒洒、直面人性黑暗的散文,我已经很难写出来了。我的散文,也走向平和,甚至苦涩。我更喜欢周作人的散文了,而不是鲁迅的。可能这也是年龄的变化所致吧?

雷达先生当年一再劝我,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我也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家,还是要有一点火力的,用西方批评家的话说,就是攻击性气质。孔子也说:“乡愿,德之贼也。”可见他老人家也是反感老好人的。他还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看来,中行,我肯定做不到了。那就狂狷吧。我倒是很欣赏狂狷呢。只是才华有限,狂有点难,那就狷吧。“狷者有所不为”,这个很好,我喜欢。

李建军先生曾说,一个批评家一生如果没有得罪几个作家,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批评家。这话虽是调侃,却也不乏真理。真正的批评家面对文本说话,不会看作家脸色行事。我曾说,批评是真理的呈现。而追求真理,那是很让人难堪的。人本来都爱听好话,你说出真相,那肯定是大难堪之事。故我即将出版的这册评论集就叫《批评:真理的呈现》。

我最佩服宗白华的这句话:“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我觉得文学批评就是寻找“深心”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730070

 

已刊《今晚报》202024日,题目改为《追求真理会让人难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