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聚仁《鲁迅年谱》

(2018-07-31 20:02:14)
分类: 散文随笔

曹聚仁《鲁迅年谱》
曹聚仁《鲁迅年谱》

杨光祖

 今晚报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

连日重读曹聚仁《鲁迅年谱》鲁迅评传,收获颇丰。书多年前读过,这次重读,又叠加了好多红蓝铅笔涂痕。曹氏一生作颇多,可称快手,大概是凭记忆写作晚年僻居香港,更是参考书籍极少,资料几乎没有,能写成如此,关键是他有学识,有思想,有见解,另外,熟识鲁迅,平生交谈甚多,有深切的感性认识,不会如今日之学者想当然耳。

后读朱正《鲁迅的人脉》,中有一篇文章,专谈鲁迅与曹聚仁,直斥曹聚仁为“妄人”,说他的《鲁迅评传》“水准如此之低”。朱正先生擅长于资料爬梳,对前人著作史料的纠误,颇有成绩。但谈到对文学的理解,尤其对鲁迅的理解,那与曹聚仁差得远极了。比如,曹聚仁批评王世菁的《鲁迅传》“那简直是一团草,不成东西。”“无论史才、史识、史笔,都是不及格的”,“因为他不懂得史学,不善剪裁,不会组织”。其实,只要翻阅过王世菁的《鲁迅传》的读者,我想都会同意这个评价。而且,王世菁的写作完全没有“自己”,只是一种蹩脚的传声筒而已。结果,朱正先生反驳道:“他批评王世菁的那些话大都可以用来批评他自己的书”,然后把曹聚仁一顿斥责。曹聚仁《鲁迅评传》我是读过几遍的,虽然确实有仓促之迹,有史料不准确之嫌,但那种见识、学养,对鲁迅的理解,恐怕当下学人难以望其项背。

人各有所长,当代学者的学识普遍太低,对曹聚仁这样的一些学养深厚的前辈,还是下笔小心一点。不然,不知道露出的是谁的马脚。

 

 

今晚报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