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叔岷与《庄子》

(2015-11-11 08:41:09)
标签:

文化

王叔岷

杨光祖

庄子

分类: 散文随笔
王叔岷与《庄子》
王叔岷与《庄子》

杨光祖

  已刊《今晚报》

王叔岷的《庄子校诠》上下册,180元,中华书局出版,一直想买,总觉得价格太高,而且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也就一直没有购置。近来读了他的《慕庐忆往》,很是心仪其人。就文学讲,这册回忆录直白了些,干巴了些,但有性情,有风骨,是一册优秀的学人回忆录。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民国学术界的风气,和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1950年代后的中文教学情况。

傅斯年说,研究庄子要从校勘训诂开始,才切实。并说要把才子气洗干净。初听此语,我们与王叔岷一样吃惊。可细想来,极有道理。陈寅恪说:“读书须先识字。”“识字”二字,可是随便说的?现在的很多学者连现代汉语都过不了,何况古代汉语?于是,古籍的阅读就成为了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研究,比如《庄子》,文本看不懂没有关系,他们照样可以在那里侃侃而谈庄子哲学。从海德格尔、尼采开始,中西对比,大谈庄子的消极性,庄子的相对主义,庄子与西方哲学的关系,等等。

阅读这样的宏篇大著,我每次都想起陈寅恪的话:“读书须先识字。”王叔岷的《庄子校诠》就是“识字”以后的著作,不是那些大言之辈所能写出的。我愚笨,买回来才半月,才看了《逍遥游》《齐物论》,已经很佩服了。学问,就是这样的。

但王叔岷先生以朴学见长,却不以此为限,可谓深得庄子三昧。他说:“研究学问要由实入虚,即由笃实而达空灵。今之学风,多好高鹜远,蹈空疏之弊。空疏与空灵相去太远了。校雠学,是研究古书的基础功夫,是笃实之学,但亦不可沉迷在里面,只注意些支离破碎的小问题,不足以明大义。任何学问,都要能入能出,处世之道,亦在于此。”

不过,读完了王叔岷回忆录,更多的却是虚无,一种绝大的虚无感。想起了鲁迅弟子台静农的一首诗《老去》:

老去空余渡海心,蹉跎一世更何云。无穷天地无穷感,坐对斜阳看浮云

这种虚无,可能与王叔岷无关,而与我的心境有关。

坐对斜阳看浮云,多好。

 

2010126日于兰州

(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7300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