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旧文

标签:
海子死亡天空文化 |
分类: 日志 |
杨光祖
“道”只对少数人“敞开”,大多数人是见不到“道”,也无需见“道”。因为,他们承载不起,就是那少数“哲人”“先知”也不见得就都能承担起。
而且寻找“道”的过程,也是极其危险的。
海子晚年的诗,其实,说他的“晚年”,也就25岁而已,读来很惊心。可为一证。
《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上升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
草杈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冈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让我想到茨维塔耶娃《约会》的最后一句:
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礼。
关于这首诗,王家新解释得非常之好。
他说:“这首诗把海子短暂的一生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极致!它写出了一种洞彻生死的命运感。它那令人颤栗的力量,甚至让我们无力承受。我知道了一个写出如此诗篇的人必死无疑,因为他已径直抵达到生与死的黑暗本原,因为他在丰收的谷仓中竟看见了‘阎王的眼睛’,因为他已来到这样的境界:黑夜即安慰,丰收即荒凉!因为,他竟可以用一种神示的语言歌唱——他已创造了一种可以让他去死的死!”
2011年6月5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