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美术报》刊发甘肃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杨光祖教授写庄苓书画文章

(2014-03-17 07:16:02)
分类: 文学理论与批评

[转载]《美术报》刊发甘肃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杨光祖教授写庄苓书画文章


灵性与逸气

——庄苓的书画

■杨光祖

  第一次认识庄苓,知道他是90后诗人;第二次见面,才发现他是美术系学生;第三次见面是我从北京访学归来,他来我家,坐在我如仓库般的客厅,激动地谈他一年休学,远赴河南师从一了的愉快经历。当时的我,只能想起孔子的话:后生可畏。

  感谢这个技术的时代,博客、微博让素心人相忘于江湖。就美术界来说,很多朋友都是先从网上认识的,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古人之言,不欺我也。近看微博之老树画画,博客之坡子吕三,无论文字、画作,都让人生悠然之想。斯世而有斯人也,已知足矣。

  庄苓的书画,也是从他的博客上不断看到,可是一直没有见到他的真迹。北京访学期间,他QQ约我写评。我说没有见真迹,如何写得?他默然。这不,刚回兰州,他就夹着一卷画作来家了,大概有近50张,都是已经托裱过的。一幅幅看下来,还是颇为享受。

  细观他的书法、绘画,多采自朱新建、刘二刚,他们二人对他的影响主要是那种气韵。其山水画技法多取法朱雅梅,构图也有一定传承,呈现一种黑白梦境。他的师父一了,那种野逸,或者粗野,也对他颇多启发。我曾说,一了不可复制,甚至无法学习,因为他是凭借自己的天赋弄书画,那种天性是别人没有的。其他人要想学他,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适得其反而已。

  而朱新建、刘二刚的书画,粗看似乎很随便,其实还是有一定的传统功力。贸然地去学习,只能得其形,而无法抓住那种神。年轻人从事书画一途,还是从传统入手,下得死功夫,不要求怪求异,亦不要急于求名。少年得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生一大悲哀。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小荷露出尖尖角,颇为喜人,但几年过去,风吹云散,什么痕迹都没有了。要想真正取得一点成绩,还是得努力走进传统。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勇气打进去,然后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

  庄苓多年研习《爨宝子》、《嵩高灵庙碑》以及秦汉砖文,颇有心得。在一了那里学习一年,潜心临摹敦煌壁画,从内心深处也喜欢金农、八大,看得多,临得也不少。其画多以江南山水为主,于恬静,悠然之中,暗藏孤独、冷清与寂寞。不过,我以为,少年人从事艺术,不能一下子求逸,求涩,求无所谓。你必须从实际功夫做起,到老了始臻逸笔草草之境。否则,很快就江郎才尽,无力为继了。多少青年人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我看庄苓的书画,最大的优点是那种才气,那种灵性,这是一般人没有的。从他的诗,到他的书画,我最看好的也是这点。这是天赋,别人没有办法的。《文心雕龙》曰:“才自内发,学由外成。”才、学二字最关键。有才无学,往往成为伤仲永;而有学无才,也就是一个学究而已。在艺术一途,没有才气,只有学问,那就只能做点考据、理论而已,创作是没有办法靠近的。但有才气,没有学问,才气也会慢慢枯竭,最后也还是半途而废,甚至一事无成。

  庄苓有诗才,其画也很有意境,这一点我非常欣赏,也是他的书画感动人处。我觉得我们很多人的书画,技术尚可,但是没看头。有些画家送我的画,我挂墙上,一天就挂不住了。古人讲养气,我们要通过文学艺术“养浩然之气”。但是,我们的很多书画挂在墙上只有泄气。

  罗丹说,不要模仿你们的前辈,但他也说:“生在你们以前的大师,你们要虔诚地爱他们。”“世界是在不断进步,而艺术则不尽然。”庄苓多才多艺,诗、书、画,及当代艺术,诸如装置、行为,都有不凡成绩。他的几个行为艺术,我都很喜欢。从中看出他是有想法的,是想成为艺术家的,不愿做那种死匠人。

  他是能成为一位自由的艺术家的,期待着。

阅读地址:http://msb.zjol.com.cn/html/2014-03/15/content_2572003.htm?div=-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