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寒如刀,温热如晖——读杨光祖散文

(2014-01-15 10:41:57)
标签:

杨光祖

散文

清寒

武强华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清寒如刀,温热如晖

——读杨光祖散文

 

武强华

 

前段时间,与一个朋友聊天,提到杨光祖的名字,朋友问我:此人怎样?我说: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其实,我也是去年七月,才有幸认识了杨光祖老师。在此之前,已听说过他是著名的评论家。以前总想象着评论家大概都是四平八稳、一脸严肃的夫子相,因此怀有敬畏之心。那天朋友相约,匆匆赶到一茶府,只见几个陌生的朋友坐在沙发上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快,就悄悄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直到菜已上齐,朋友才一一介绍,原来眼前这位戴眼镜、穿白色复古对襟半袖衬衫的人就是著名的评论家杨光祖。

我相信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性情都在他的文字里。相对于见面时你来我去繁琐的客套话,读文字反而显得更真诚,更深刻。有人说看杨光祖的评论“句句如刀”,其实是有风骨。而我以为他的散文中藏着更深的一把刀,他时常把刀锋指向自己。第一次走进杨光祖的博客,那篇《打开你的身体》就吸引了我。他写文化始终紧扣自身,打开的是身体,是思想,剖析的是文化,是社会。生命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写下这行字,我感觉到一种苍老,累得手似乎上不了键盘。”一下子,我就觉得他绝对有别于我以往结识过的那些普通的评说者。尤其第二节,写到他小时候站在门前院子里听唢呐,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那儿,一听就是半天,天黑了也不回去,一股幽远、凄美、淡淡的伤,拨动人的心弦。他坦诚地说“我一直很恐惧”,甚至极其细微地描写了对一把菜刀的恐惧感。“似乎菜刀自己会飞”,这更像是一个诗人的感觉,来得突兀、奇妙、深刻,却精准恰当。读着他的文字我感觉到内心的疼痛,而这种疼痛却不是撕心裂肺的那种。他是以非常从容、冷静的叙述方式渐渐递进,渐渐深入进去的,让你感觉伤口一边在流血一边在结痂,打开伤口的同时有一双手随之擦拭血迹,读完了,隐隐的痛还在心里长久地驻留。

读他的欧游杂记,却又是另一种舒缓、清新、优雅的感觉。欧洲杂记六篇,视点独特,视角绝佳,教堂、墓地、大学、小镇、古堡、书店、水果摊……,一路走过去,跟着他的文字,随着他的视角,能深切地感受到欧洲的人文、历史、人权和世相。我没有去过欧洲,却有种对那些自然景观和魅力文化犹如亲历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美,也很享受。

我对评论文章一直不感兴趣,读了杨老师的《阿信论》和《雷达论》后,对评论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喜欢阿信的诗,《阿信论》我读了好几遍,开始以评论读,后来却发现这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因诗而更优美,诗因文而更有味。洋洋一万多字,结合地理和民族宗教历史,对一个诗人的诗歌,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杨老师一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很懂诗,但《阿信论》却彰显了他对诗歌同样具有非常锐利的独特眼光。由此看来,杨老师其实是一个极有诗意的评论家。也许因为这份诗意,他的评论文章读起来尖锐但不尖刻,无情却胜似有情;他的散文更是以其微妙的直觉,情理并重,打动人心。

杨老师博学多才,他的散文题目精准、独特,极有意味,几乎是看一样题目就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迫不及待地要把整篇文字读下去。比如《所有的灯盏都暗下去了》《为谁风露立中宵》《把房门关紧,别让风吹开》《谁能逾越静默》《虚无主义站在门槛上》,还有《我用文字救自己》《歌哭无端纸一堆》。他古文底子深厚,引用诗词古句,看似信手拈来,却极符合此景此情,于情于理恰到好处,让文字弥久留香。他说起西方文学和哲学更是如数家珍,见识非凡。他涉足很广,文学、书法、绘画、影视均有建树。他是那种初见时感觉有点严肃,实际却非常谦卑的学者。自认识他以来,多次得他解疑释惑,受益匪浅。在他的启示下,再读老庄,读魏晋,读鲁迅、张爱玲、海德格尔、里尔克、卡夫卡、歌德、克尔郭凯尔和肖洛霍夫等,渐渐内心就有了一种通透的感觉。

杨老师的散文有清寒之气,当他在秋天孤独地走过兰州街道,黄昏时踯躅于黄河边,或者在深秋的夜晚独自在月下心碎,你会觉得那份冷真是透过文字钻进自己的肺腑里来了。但这清冷的背后是渐渐温热的气息,他的学识注定他不是一个只会暗自哀叹的人,他看得远,悟得透,他会让冰冷的文字渐渐有了温度,也会将一颗冰冷的心融化成水。读他的文字,感觉就像在一片遥远的山谷,山坡下一间简陋的木屋里,一个人裹着棉袄,望着那白茫茫被雪覆盖的山岗。树木凝结着冰凌的枝条在阳光下闪着光芒,门前不远处是冰冻的河流。你提桶去河里凿冰,回来后把水桶放在火炉上,坐在炉边看火苗舔舐着桶底,渐渐地,那冰融化成水,不久,整个屋子就充满了温热的水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