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2012年5期“今日批评家”推出“杨光祖专辑”

标签:
南方文坛杨光祖今日批评家专辑文化 |
分类: 日志 |
今日,网络闲翻《文学报》,看到了《南方文坛》5期要目,“杨光祖专辑”赫然在目。
《南方文坛》是一份非常有名的当代文学批评杂志,虽在广西,影响却是全国性的。我自费订阅已多年了,很想在上面刊发一篇文章。但一直不敢造次,只有偶尔的一次投稿,是一篇批评贾平凹的《庄之蝶论》,似乎排版了,但由于很多原因,又撤下了。那一年,贾平凹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今年4月10日,《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女士,忽然打来电话。说,要在刊物上的“今日批评家”推出我的专辑,问我的意见。我当然很高兴,甚至有点意外。她接着说,以前以为我50,或60多岁了(很多读过我文章的人,都说觉得我是快60的人了),就没有考虑。前几天与人闲聊,偶尔得知我也算70后的人。我忙解释,农历69,公历70.她哦了一声,那也很年轻。然后解释说,《南方文坛》推介文学批评新人,从60后,到70后,现在已到80后了。但我的情况特殊,是她们的疏忽,西部批评家本来就少,不能遗漏,她们决定还是补上我。我自然同意。
于是,约定6月下旬交稿,5期推出。需要一篇“我的批评观”,一组有意义的照片,封二用,一篇朋友写的印象记,一篇关于我的批评的批评,最后,还需要一篇我自己的主打文章。后来经过联系,杨显惠老师写了我的印象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廖四平教授写了我的批评的批评,他一气写了两篇,先择用一篇,另一篇他再投他处。我的主打文章就是《雷达论》,写了一万四千多字,本来是《小说评论》的约稿,但《南方文坛》事起仓促,一时拿不出来稿子,只好把这篇初稿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最后由于篇幅所限,又删了几千字,定稿大概有一万字。
感谢张燕玲女士。缘悭一面,而如此厚爱,都是因为文学。
也感谢杨显惠先生;感谢廖四平先生,从未谋面,竟连写两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