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导读》作业1

标签:
杂谈庄子逍遥游导读 |
分类: 庄子笔记 |
在母校第三次开讲庄子,选修70多人,后来由于一个班的学生临时决定要外出实习,于是,最后实际不到30人。前前后后旁听的也有近10人。作为一名选修课,这就可以了。
第三次讲庄子,讲得很累,因为越讲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庄子》虽然也断断续续读过几遍了,案头堆起的历代庄学著作也有一人高了,可是,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大懂。老人说,事不过三,我知道,《庄子导读》该停一停了。不仅是我的学养有限,更是我越来越发现,庄子,确实不适合课堂讲授,可能更适于私下闲聊,或荒江野村,没盐没醋的扯淡。我也慢慢明白了于丹的难处,你要把《论语》《庄子》讲成大众的文化消费,那唯一的路就是胡讲,也就是通俗化、实用化、漫画化。但是,那还是庄子吗?
前几次讲庄子,《齐物论》一直不敢讲,因为太难,怕学生听不下去,影响教学效果。这次,选修人少,我想就硬着头皮讲解吧。开讲没有多少时间,就发现学生跑毛,我的心也就有点乱。好不容易讲完了,感觉太累,学生似乎更累。后来,一位学生给我说,这一讲他们没有怎么听懂,很枯燥。
这两天,看学生的作业,还是有一种感动。他们对庄子或称呼庄公,或称呼庄爷爷,那么亲切,似乎就是他们的亲人。我的最后一节课,学生们有点留恋不舍,问我下学期还有课吗?我说没有,而且,庄子导读可能这是最后一次讲授了。以后讲,就换地方了,而且一二年以后了。他们很黯然。
我想,这个时代的大学里,没有闻一多,没有刘文典,没有王叔岷,该多寂寞。如果有他们,就有庄子在。我的《庄子导读》可以休矣。
选录了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分三期贴出,请 诸君赐教。
李月白《寻找后花园》:
很有幸,本学期听到了杨老师关于庄子的精彩解读,让我对庄子这个人和《庄子》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庄子是个消极避世的人,像阿Q一样自欺欺人。甚至有的时候,我们都嘲笑庄子,却没看到他的大智慧。
现在再来看庄子,我觉得他是个可爱的人。《庄子》这本书,我读了几篇,虽然有些句子晦涩难懂,但也已从其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庄子的思想是有魔力的,它可以让我们内心平静,也可以使我们内心足够强大。杨老师说,庄子思想是有宗教色彩的,而一直以来缺乏信仰的我们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寄托呢?诚如杨老师说的,一个人是需要后花园的。……
李守国:
……最后深深地感谢杨教授孜孜不倦地教诲,你独到的教学方法,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最后的交流环节,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要明白了“多问是求知的必要环节”,只有在不断地发问中,我们每个人才能有所提高。
莫秋倩:……我很庆幸杨老师是先向我们介绍庄子本人的生平以及他的性格、思想,而不是直接介绍《庄子》这本书的内容。(后面他具体分析了庄周梦蝶,和“梦饮酒者”一段,很有见地。从略)
罗彧涵:……直到这一学期,《庄子》成为一门课,当我听到老师说要抄书抄三遍的时候,我都以为是骗我们的大学生要抄书么?虽然明白了老师的目的,但仍然不情愿,厚厚一本,三遍,有价值吗?
第一篇,《逍遥游》,几乎可以不看书地写下来,高中背诵的相当扎实呀!为了赶进度,没有太多的思考,脑子里是一个一个的字,写在纸上也很难连成一句话。第一周便把老师要求的抄写完了一遍,订成厚厚的一本交了上去,当时心里是很开心的,以至于接下来的一周不抄书了,我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
老师没有让抄《知北游》,可是看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顿时就想了好多。
牛珊:《庄子》课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每次上课时大家都为老师的幽默而发笑。但上完课以后,内心总会有一片平静,让我们在忙碌的校园里体会到心的宁静,会用更加智慧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生命以及人生的价值。(后面就主要分析了庄子的“自由”、“齐物”、道。)
陆洋:再以中国的狂草为例,从那些秉性疏野,放荡不羁的浓淡墨迹中可以看出“游”之魂。正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具体的形态,却又是无边的自由。如最为领会狂草之精神的张旭和怀素,他们的字体游蛇行龙,跃于纸上,弱怪石,若山涧。与人之精神浑然一体,是极具艺术性的极佳状态。
提了“游”,就要提到与之相辅相成的“忘”字。
邵炜婷:……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我觉得《庄子》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我对部分事情的看法与做法。它让我们急功近利的心可以停下来稍做休息,它可以让我知道万物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它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今后我还是会继续接触庄子的思想,对于我儿言,真的受益匪浅。
赵娜:课上老师讲过庄子、老子、孔子都是贵族文化,因为是没落贵族,才使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成就。因为是贵族,他们才可以有条件从小阅读大量的书籍,学习渊博的知识,然后将自己的思想上升,成就了他们后来的伟大思想。
而我们怎样才能提升自身的修养呢?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读书了吧?
杨杰:自从上了庄子课,我少了很多以前的浮躁。心静,干什么都淡然了很多。上进,但不消极。心静但不缺努力。
赵晓丹:说实话,从开始上课时,老师您总是说学庄子、悟庄子可以让人心变得平静,让人的浮躁变得淡然,我总有些不相信,甚至觉得您是夸大了它的作用。但现在回想起自己学习庄子的过程,想起自己抄写庄子的那份静心,让自己真的觉得感叹不已。不知不觉中,自己也似乎觉得喜欢上那份静心,可以让自己在躁动的社会中保持自己一份独到的宁静,……只是觉得自己学了庄子后,学到的不仅仅是那些枯燥难读的文言句,也不仅仅是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而是其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