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剧五十年答兰州晨报问
(2010-10-20 12:31:06)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访谈 |
杨光祖
(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教授、文艺批评家)
一、甘肃陇剧的发展空间
陇剧不同于别的剧种,它是一个新生事物。50年,对一个剧种来说,弹指之间,但50年,对陇剧来说,却是无中生有,并取得大发展的时期。陇剧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的时间短,它还是一个小孩子,发展的空间太大了。正因为是新生剧种,留给剧作家、演员、导演的发挥空间也非常之大。也正因为是新生事物,所以更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扶持。只要它有了合宜的土壤,宽松的环境,风调雨顺,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陇剧在甘肃、西北,甚至在全国的发展空间远远没有终止,还有着美好的前景。它委婉动人的唱腔,嘛簧的一唱众帮,都非常符合当下人的审美需求,不仅在北方,而且在南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敦煌文艺奖对陇剧建设的影响
省陇剧院编排的《苦乐村官》(陇剧),获第六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
入选文化部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二期)重点资助剧目的陇剧《官鹅情歌》奖励180万元;我省对两部陇剧也做了重奖。这对陇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我想在不远的将来,陇剧院还会创作出很优秀的作品来。
其实,相对于物质支持,艺术家还需要精神的尊重,一种成就感。这在艺术创作中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这次省委省政府的重奖不啻一场甘雨,对艺术之花的绽放,不可小视。
三、甘肃陇剧如何做强做大,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剧种?
1、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建设戏剧大省,那么陇剧的地位应该再提升。
陇剧是甘肃的名片,是甘肃唯一的特有剧种,而且它唱腔委婉,更富有阴柔之风,容易被不同地域的人们所接受,更合适打造成全国名剧。
2、加大投资,广开融资渠道
这里面走市场也是一种选择,但作为高雅艺术,完全走市场也不现实。就是欧美对自己高雅艺术,也是资助的。因此,在走市场的基础上,政府应该提供资助,还应该广开融资渠道。
3、加强编剧,培养一批优秀的剧作家
我们的陇剧是一个新生剧种,不像秦腔、京剧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剧本。因此,陇剧的发展,剧本极其重要。但就目前看,严格地说,几个陇剧的剧本还有许多不尽人意处。作为唱词,文字的韵律还需要推敲;作为剧本,艺术品位尚待提升。整体看,思想内涵挖掘不够,意思浅显,余韵不足;结构也存在牵强之处,不是那么行云流水。
4、提高演员的待遇,增大对核心演员的宣传力度
剧以人传,人以剧名。优秀的演员与剧种是相得益彰的。陇剧要兴盛,要走向全国,必须培养一批自己的优秀演员。一个剧团的核心其实就是那么几个演员,然后在他们周围形成一个演员群,包括乐队。为了剧团的发展,也为了剧种的发展必须增大对核心演员的宣传力度,让他们知名于全国,形成自己的戏迷群。我们陇剧团现在的边肖、雷通霞、窦风霞等都是很好的演员,都是全国梅花奖获得者,但我们对他们的宣传还不够,知名度在全国并不是很高。边肖的扮相俊,唱腔婉转而高亢,戏路很宽,艺术素养良好,可以演完全不同的角色,这是很难得的。
5、提高演员文化素养。
我们的戏剧教育里非常重视技术,重视传承,这都没有错,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这种教育。因为我们的演员就舞台功力来看,不少演员已有退步。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只有技术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强文化修养。只有超越“技术”,才能进入“艺术”。由于缺乏扎实的文化修养,很多演员在领会角色时往往出错,或很不到位;在演唱时,对音的把握亦不好,对于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很不利。比如,有些演员把太后演成了丫鬟,一点没有太后的雍容华贵,一点高贵的气质;把皇帝演成了老百姓,没有皇帝应该有的尊严。如果作为闹剧,那当然也可以,解构也是创造,可作为严肃的历史剧,那就很有问题了。
梅兰芳一生不断向不同门类的艺术学习,向齐白石、张彭春等虚心请教,甚至拜师学艺,才成为一代宗师,并把京剧带入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在世界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陇剧要成为中国名剧,必须要有几个非常优秀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演员。
6、培养一些专业的陇剧批评家。
已节发于兰州晨报
陇剧:沃土育奇葩 风雨半世纪
作者: 本报记者 雷 媛 稿源: 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