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城·崇法寺塔
借着探亲的当,走访崇法寺塔。这座宋代古塔,本无什么特别之处,却能在这座普通的豫东小城屹立千年,却也算是一种奇迹了。今再次细细品味其中,也很是一种雅趣。于是写下来,是为记。
在过去的一段岁月,广袤的豫东平原上这座平淡无奇的小城里,崇法寺塔一直是最高的建筑,于是“宝塔盘云”成了古永城八景之一。

高耸是砖塔,曾是这座小城最高的建筑

夏日的绿树映衬下,佛塔不变的质朴的纯粹
崇法寺塔,以寺为名。如今寺已不再,只有塔矗立在原址,远可望巍巍塔身高耸直立,近可闻塔身铁铃随风而鸣。这座孤零的古塔,曾数遭浩劫,明清时塔身便经过多次修复,但仍有破损,清末又遇雷击而留下裂痕,1938年遭日军炮击后残存8层28.9米,直至1985才修缮为今貌。2006年崇法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宋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崇法寺僧众开始修筑地宫,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开始兴建塔体,至绍圣五年(1098年)竣工。这便是今日所见的崇法寺塔。

塔身的铁铃,随风而鸣

塔身的圭门,与两侧的佛龛
崇法寺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建筑,青砖迭砌仿木结构,整体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整体高34.6米,底层高5米直径7.7米,塔底座边长3米。塔身东西南北各辟一圭形门,东南西三门内建佛龛,北门为登塔门。
崇法寺塔塔体呈椎柱形,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塔体每层均有东南西北四门。八角皆有石龙头,龙头系铁铃,可鸣。佛塔1—4层嵌有深绿色琉璃雕砖,构图为一佛三菩萨。
崇法寺塔地宫,呈方形,门向南,顶作藻井,内有砖砌莲瓣瓜楞依柱棺床,上方长方体石函,内藏舍利子,随葬银、玉佛及唐、宋铜钱和稻谷,函盖刻死者法号和建宫时间。
塔底北门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顶,内部采用穿心、回廊、方形壁内折和实心砌体等不同结构,门窗外部上方及两端镶有黄绿釉佛像砖计651块,刻有塔铭和施主姓名的釉砖5块,构图为一佛两菩萨。
崇法寺塔刹由金属觎成,伞盖紧连塔刹身,并由七个相轮由中心刹杆穿套支撑。塔刹下部是金属刹基,由刹杆穿过刹基与古塔相接连成一体。

崇法寺塔
曾经的崇法寺早已难觅踪迹,后人在此开辟了革命烈士陵园。今日又见到新修的殿宇,杂乱摆放的罗汉,想必崇法寺重建,指日可待。而陪伴这些变迁的都只有崇法寺塔,历经千年蹉跎岁月崇法寺塔,以一种“风骨”让人赞叹。当年那些修塔的沙弥僧众,想来也是功德无上了。
今日得以凭吊崇法寺塔,已经很难再去追忆曾经的风霜雨雪,那些轻摆的铁铃也无法述说究竟有多少故事在这里发生。真正能品味历史的东西并不多,尤其在我们这个“号称”的千年古国。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应成为今人不可翻越的道德底线!
在我眼中,对于古代文物进行破坏的连狗不如,更谈呼人?如果你无力保护这些传统古建,你就不配去指引这个国家的方向。

新建的大雄宝殿,还是普通的红砖堆砌

公园中,毫无章法的摆放着500罗汉。这究竟是敬佛呢还是敬佛呢?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在些特殊日子才会热闹起来的烈士公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