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堇山湖水库枯水严重百年磬裁桥重见天日 |

长期被淹的百年磬裁桥终于重见天日!(潘绍波无人机拍摄)


(通往磬裁桥的古道)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潘绍波无人机拍摄)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潘绍波无人机拍摄)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潘绍波无人机拍摄)

据鄞州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李本侹介绍,东庆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因桥位于宝庆庙东边,所以称为东庆桥。旧时,每当雨水季节,梅溪水暴涨,时常发洪水。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东庆桥就毁于一场洪水中。
1911年,童村的十三位乡绅,汇聚在童梅芳家商量建桥计划(童梅芳是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后来经童梅芳四处募款,于1913年冬天,在梅溪上重建了东庆桥。为了给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桥旁还增建了一座桥亭。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潘绍波无人机拍摄)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潘绍波无人机拍摄)



(磬裁桥桥面)

(磬裁桥桥中心水泥模印的花纹)

(磬裁桥桥面水泥模印的花纹)

(磬裁桥桥额)钱罕书写的桥名清晰可见。


1911年,童村的十三位乡绅,汇聚在童梅芳家商量建桥计划(童梅芳是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后来经童梅芳四处募款,于1913年冬天,在梅溪上重建了东庆桥。为了给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桥旁还增建了一座桥亭。


(磬裁桥桥额上的水泥模印的凤凰)
桥名是由他请书法家钱罕所书。1922年9月,新桥举行落成仪式前,是他特意到宁波,请时居宁波宝兴巷的书法家沙孟海撰写即将在新桥落成仪式上祷告上天而宣读的告文。也是他,1923年2月,请“慈溪四才子”之一的冯君木为新落成的磬裁桥撰写《陈君造桥碑记》,又请钱罕为之书写碑文。当刻碑完工时,已是在1924年底。

(磬裁桥水泥模印的花纹)


(磬裁桥水泥模印的花纹)

(磬裁桥水泥模印的花纹)

用水泥钢筋建造的东庆桥长30余米,桥型属民国风格,做工极为精致,两边桥栏刻有图案,是当时大嵩地区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因桥是陈磬裁单独出资建造,为感谢他的善举,童村人把东庆桥改为“磬裁桥”,桥名请书法家钱罕书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桥有了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名称“水下磬裁桥”,并列入文物保护点。












古道曾是梅溪两岸村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古道曾是梅溪两岸村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古道曾是梅溪两岸村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古道曾是梅溪两岸村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古道曾是梅溪两岸村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因水库枯水水库干涸,库底开裂















游历堇山湖水库边规模庞大的红杉林

龚国荣
(网名:龚国荣宁波):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视野网签约摄影师。退休前任《宁波晚报》摄影记者22年,先后荣获“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金奖;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浙江省和宁波新闻奖摄影作品一等奖等奖项。1999年—2006年连续八年被《人民日报》评为“华东新闻摄影十佳”
称号;2003年获“全省新闻摄影十佳”;2006年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评选为中国地市报首届新闻摄影“百佳记者”。
2014年度获“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十佳签约摄影师”。曾出专著《镜中甬邑廿春秋----龚国荣新闻摄影作品集》、与人合作出版研究专著《南宋石雕》等书。
欢迎直接在电脑上访问我的博客,图片更大,看图更舒服。只要在百度上或新浪博客上搜索“V龚国荣宁波”,或访问http://blog.sina.com.cn/nbggr6就可以。或者扫描如上二维码。
请支持图文原创,未经授权,请勿商业使用,禁止未署名复制。
前一篇:宁波天一阁月湖腊梅暗香浮动悄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