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旅走进慈溪伏龙寺、虞洽卿故里山下村、方家河头村

标签:
慈溪伏龙寺虞洽卿故里方家河头村 |

伏龙禅寺:
伏龙山腰有伏龙禅寺,由鉴诸禅师始建于唐咸通年(公元862年)。伏龙寺历代高僧辈出,从唐开山祖师鉴诸禅师、惟靖禅师,至清朝的懒耕元来、千日成眼、中兴善庵,到近代的志恒和尚、弘一法师等不一而足。1932年上半年,弘一法师除春天曾至金仙寺小住外,一直住在伏龙寺。弘一大师与伏龙寺当时的住持诚一法师相交甚笃,此年夏天他赴温州不幸染病,病后来到伏龙寺养疴。曾三次到伏龙禅寺,前后居住时间达一年之久。







弘一大师喜欢伏龙山的空气和井水,每当弘一大师身体欠佳时,往往想起寺院内的井水,曾先后三次到伏龙寺养病,一喝到这里的井水,他的身体就渐渐康复,所以称此井为"乳井"。伏龙寺古木葱茏,景色清幽,弘一法师心境宁静悠然,曾用6天时间恭写《佛说阿弥陀经》十六页。他对随侍其侧的学生刘质平说:"此次写《佛说阿弥陀经》功德圆满以后,还有余兴,愿写一批字对与《弥陀经》一起保存。"当时共又写了100副字对,这是弘一法师最重要的存世墨宝之一。


在千年古刹伏龙寺,王介堂讲述了大殿内名家书法对联,带领大家寻找弘一大师昔日的足迹。

在千年古刹伏龙寺,王介堂讲述了大殿内名家书法对联,带领大家寻找弘一大师昔日的足迹。








弘一大师曾住过的伏龙山上旧宅遗址。

弘一大师曾住过的伏龙山上旧宅遗址。

弘一大师曾住过的伏龙山上旧宅遗址。



"刺史桥"石碑,石碑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为桥碑。据说原碑文为王安石亲书,但铭文早已被磨平改写。据古籍以及《慈溪百景》等书记载,此桥由王安石亲自建造。王安石号荆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巨匠。
庆历七年(1047年)任鄞县知县期间,多次慕名攀登伏龙山,并与伏龙寺的方丈结为知交。为了贯通山径,筑造这座石拱桥,相传,他每每素衣简从,着扁舟一叶,从千丈岩上岸,沿着悬崖小径攀援而上,径自抵达山门与方丈对弈或者品茗赋诗。临行,方丈依依相送到前峰的石屋,直到孤帆远影消失于水天一色之中,才打道而返。山高水长,云远路遥,此桥竟见证了一段超然于尘内世外之分的情谊。



昔日“宁波帮”重要人物——虞洽卿创办的山下小学。

昔日“宁波帮”重要人物——虞洽卿创办的山下小学。

虞氏旧宅:
虞洽卿是民国时期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也是早期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他出生在伏龙山下的山下村,发迹后在山下村建造了现在我们看到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宅院,这在当年绝对称得上是“豪宅”了。虞氏旧宅坐北朝南偏东22度,现存主体建筑共五进,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占地面积5546平方米,建筑面积5670平方米,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建成于1919年。1926年动工兴建后二进,1929年竣工。前后两部分建筑由一条长59米、宽3.6米的通道相隔,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整体。建筑布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左右对称,错落有序,层次分明,形分气连,过渡自然,是近代建筑中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




前三进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第一进牌氏门楼。正立面小八字磨砖架构砖雕额枋,上镌有"天伦乐叙"四字。第二进厅堂,由正厅和东西
夹楼九间二廊组成。,。正厅三开间,正中原悬挂"天叙堂"三字大匾,取天伦乐叙之意;梁枋、牛腿、雀替、门栿上均有人物故事、凤戏牡丹、鹿衔灵芝、梅兰竹菊、狮子滚球等题材的雕刻,渲染出吉祥如意、荣华富贵的浓郁民族特色。第三进后楼九间二廊,内部结构为抬梁穿斗式,正立面后改造成西式风格。
后二进属西洋式建筑,高墙深院自成一体,由主楼和后楼组成,两进院落面宽均为九间二廊,分列二室一厅三个单元,该建筑的台基、阶条、墙裙、门框、圆柱等石材构件,均挑选优质梅园石。室内铺设鱼鳞状纹饰的彩色马赛克,四角为橄榄枝图案,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花格门窗,彩色玻璃,通体富丽堂皇,是后区建筑的精华所在。后楼体量小于主楼,结构简洁,有穿廊与主楼相接。









方家河头古村:
方家河头古村,是目前慈溪市唯一的一处古村落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我们“书香宁波
人文之旅”活动最受欢迎的古村之一,它三面被灵绪山环抱,地势南高北低,溪涧环村流泻,地下水脉畅盈,遍村古木成荫,踏入“河头”之境,山水之灵气萦人。






2003年,河头村以“水秀、树古、明清遗迹众多”而被命名为第一批慈溪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河头村村民以方姓为主。相传,明嘉靖年间,河头方姓祖先迁居于此,渐成当地望族,因此古村亦称“方家河头”。方家河头古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个村庄最先出现的方氏是方腊起义失败后的方姓将士,若干年后,明方孝孺的族人也来此避难。村庄风光秀丽,古井、古树、古街、古建筑、古池……一一在那陈述着旧时光以及时光里的浓浓的乡愁与生命的记忆。










龚国荣
(网名:龚国荣宁波):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视野网签约摄影师。退休前任《宁波晚报》摄影记者22年,先后荣获“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金奖;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浙江省和宁波新闻奖摄影作品一等奖等奖项。1999年—2006年连续八年被《人民日报》评为“华东新闻摄影十佳”
称号;2003年获“全省新闻摄影十佳”;2006年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评选为中国地市报首届新闻摄影“百佳记者”。
2014年度获“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十佳签约摄影师”。曾出专著《镜中甬邑廿春秋----龚国荣新闻摄影作品集》、与人合作出版研究专著《南宋石雕》等书。
欢迎直接在电脑上访问我的博客,图片更大,看图更舒服。只要在百度上或新浪博客上搜索“V龚国荣宁波”,或访问http://blog.sina.com.cn/nbggr6就可以。或者扫描如上二维码。
请支持图文原创,未经授权,请勿商业使用,禁止未署名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