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千年它山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标签:
鄞江庙会龙舞千年它山 |
堰成后江河截然为二,每到洪水季节,堰上之水便能七分入江,三分入河,用来排洪。平时又能七分入河,三分入江,入内河之水用来灌溉粮田,并经南塘河注入宁波城区的日湖和月湖,于是当地不再洪水泛滥,也不再干旱成灾。明州城因此于唐代由鄞江小溪迁址至三江口,今日宁波的城市格局由此形成。
2010年11月15日,鄞江庙会,龙舞千年它山堰

2010年11月15日摄鄞江庙会,唐太和年间扩郧县。(今鄞州)县令王元玮在鄞江建起它山堰。为纪念他,北宋初期百姓建庙宇一座,被赐号“它山遗德庙”。由于它山遗德庙四时香火不绝,逐渐形成集民俗风情、民间文艺和古代传统市集于一体的鄞江庙会。

它山堰坝上始发的鄞江庙会巡游。

2015年7月10日,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它山堰因上游皎口水库泄洪放水,因而水漫下游它山堰。

相隔64年后千年庙会今又盛
2009年11月26日是农历十月初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逛千年庙会,览风俗人情,探它山文化”为主题的“十月十”庙会进入重头戏。在相隔64年后,当天上午7点,顿时,鞭炮声、乐曲声响起,民间再次举行善政侯孚惠王出巡民俗活动,重现一个甲子前盛大的民间庙会文艺,千年古镇成了欢乐的海洋,民众跟随头牌、舞龙队、台阁等长达数百米,绵延1公里,一路上,当地百姓纷纷在屋前设桌祭供,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浩浩荡荡队伍走街穿巷,引来了成千上万村民和省内外游客驻足观看,盛大的巡游仪式一直至下午3时多才结束。
据介绍,鄞江庙会暨善政侯孚惠王出巡仪式至今已延续了1000多年,又称它山庙会,是北宋时期民间为纪念它山庙神而形成的,每年举行三次。其中以“十月十”庙会最为隆重。
善政侯孚惠王出巡民俗活动源自人们对它山堰建造者王元帏的顶礼膜拜,是一种世代追忆古人丰功伟绩的纪念活动。唐太和年间扩郧县。(今鄞州)县令王元玮在鄞江建起它山堰。为纪念他,北宋初期百姓建庙宇一座,被赐号“它山遗德庙”。由于它山遗德庙四时香火不绝,逐渐形成集民俗风情、民间文艺和古代传统市集于一体的鄞江庙会。
鄞江庙会又称它山庙会,在宋真宗赵恒咸平四年(公元1011年)初具规模,延续800余年长盛不衰,但在近代几经沉浮,抗战时期和“文革”期间,庙会均销声匿迹。为重现千年庙会的辉煌,鄞江镇深入挖掘它山文化资源,终于在时隔64年后,再次举行了善政侯孚惠王出巡民俗活动。

2010年11月15日摄鄞江庙会,唐太和年间扩郧县。(今鄞州)县令王元玮在鄞江建起它山堰。为纪念他,北宋初期百姓建庙宇一座,被赐号“它山遗德庙”。由于它山遗德庙四时香火不绝,逐渐形成集民俗风情、民间文艺和古代传统市集于一体的鄞江庙会。

2015年7月10日,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它山堰因上游皎口水库泄洪放水,因而水漫下游它山堰。

2015年7月10日,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它山堰因上游皎口水库泄洪放水,因而水漫下游它山堰。

它山堰回沙闸古遗址

唐太和年间扩郧县。(今鄞州)县令王元玮在鄞江建起它山堰。为纪念他,北宋初期百姓建庙宇一座,被赐号“它山遗德庙”。由于它山遗德庙四时香火不绝,逐渐形成集民俗风情、民间文艺和古代传统市集于一体的鄞江庙会。

唐太和年间扩郧县。(今鄞州)县令王元玮在鄞江建起它山堰。为纪念他,北宋初期百姓建庙宇一座,被赐号“它山遗德庙”。由于它山遗德庙四时香火不绝,逐渐形成集民俗风情、民间文艺和古代传统市集于一体的鄞江庙会。

2013年11月12日鄞江庙会在它山堰举行,民众以巡游的方式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

2013年11月12日鄞江庙会在它山堰举行,民众以巡游的方式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塑像。

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塑像。

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塑像。


它山堰坝上始发的鄞江庙会巡游。

2015年7月10日,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它山堰因上游皎口水库泄洪放水,因而水漫下游它山堰。

相隔64年后千年庙会今又盛


2015年7月10日,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它山堰因上游皎口水库泄洪放水,因而水漫下游它山堰。

2015年7月10日,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它山堰因上游皎口水库泄洪放水,因而水漫下游它山堰。

它山堰回沙闸古遗址


唐太和年间扩郧县。(今鄞州)县令王元玮在鄞江建起它山堰。为纪念他,北宋初期百姓建庙宇一座,被赐号“它山遗德庙”。由于它山遗德庙四时香火不绝,逐渐形成集民俗风情、民间文艺和古代传统市集于一体的鄞江庙会。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2013年9月2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宁波鄞州区鄞江镇举行

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塑像。

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塑像。

祭奠它山堰建造者、唐代鄮县县令王元及为造堰献身的10位工匠塑像。
前一篇:宁波鄞州:四明山吊红柿子红了
后一篇:宁波家庭盆景艺术展明天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