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标签:
先生社会身份月湖海曙区张苍水故居 |

1998年上半年,他联络甬上文化界人士30多人,联名呼吁原地保护张苍水故居,尽管压力重中,最终故居得到原地保护,并集资、编写、刊印《张苍水全集》,为弘扬优秀文化做了一些工作。
1999年下半年起为保护千年古刹——“古湖心寺”(俗称月湖庵)呼吁奔走,在屋瓦被揭,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得到了毛昭晰先生的支持,使这一处古迹最终得以保存。
2000年呼吁原地保护“药皇殿”,得到“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舆论支持,原地保存修复这处古迹。
月湖西岸清代著名藏书家徐时栋的藏书楼——烟屿楼,因马路拓建被拆毁大门及围墙,王介堂与杨古城先生等文保员积极呼吁保护,终于引起重视,得到修复。
重视对现文保古建筑的安全检查,呼吁有关单位引起重视。如几年前市级文保单位延庆寺天王殿部分前檐年久失修坍下,了解情况后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修复。日常对古建筑如灵应庙大殿、望春桥、关帝庙维修都非常关心,积极提些建议,尽量减少损失。
积极参与宣传弘扬优秀历史的活动,如1996年纪念王应麟逝世七百周年纪念会;大市范围内的古桥调查及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宣传评选;宁海、奉化、鄞县等地古树古建筑的考察及宣传保护。2005年牵头在王应麟故里,在海曙区云石社区念书巷为这位“三字经”作者立碑,尝试市民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
积极宣传保护姚江古渡口,通过宁波晚报的报道,得到市文保部门的重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古渡口的保护现已有一定影响。
平时能钻研宁波地方志,积极向市里有关部门提建议,如延续两年来对江北湾头新建公园不宜取名为“日湖公园”一事,积极写稿,陈述理由,已得到专家们的赞同。我们认为“日湖”一名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资产,不能随意乱用,相信在法制不断健全下,这一事不应也不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遗憾。
日常积极参加海曙区文化遗产保护者协会的各项活动,以奉献为己任,不计得失。他对文保工作将继续凭着认真、执着的精神,当一名合格、称职的文保员,做到“生命不息,文保不止”。












前一篇:宁波:奉化滕头村治水添新景
后一篇:浙江:象山石浦港千舟竞发赴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