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2015-09-13 17:08:09)
标签:

先生

社会身份

月湖

海曙区

张苍水故居

     王介堂(宁波市海曙区业余文保员、全省优秀业余文保员、市“薪火相传—最美文保员”) 
 我眼中的王介堂先生:“办事高效,待人热情、做人低调”。诚哉斯言!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9月12日,王介堂先生来到奉化白杜古城隍庙指导当地村民怎样修旧如旧保护古庙。
    我所熟悉的海曙区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介堂先生虽大我八岁,但我们是多年好友,亦师亦友。现任宁波市江北区佛教协会秘书长的他有许多个社会身份:书法家、诗人、收藏家……,一手潇洒飘逸的兰亭圣教体行书足使我们欣羡不已,更别说其他领域上的成就。不过在众多社会身份中介堂先生最看重的是业余文保员这个既不能扬名,又不能图利的“头衔”。
    介堂先生对宁波历史文化的熟悉和关爱程度远非一般人士能比,众所周知的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中,著名的历史遗迹月湖庵的保留,原地保护张苍水故居,原地保护“药皇殿”,这些都是介堂先生的抗鼎之作,又如关于宁波日湖的冠名之争,介堂先生更是竭力呼吁,最终联合社会力量上书宁波市的最高领导,为媒体所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作为甬上名人的他名声响亮,但从不以此炫耀,保持平和心态,淡泊名利,襟怀潇散。最受外界称道的是介堂先生待人诚恳谦虚,去找他办事的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介堂先生都是一视同仁,只要他有能力办到的一定不遗余力,促成其事。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1998年初建设中山广场,王介堂在报上呼吁原地保护“佽飞庙”和“济生泉”古井,最终虽未能如愿,但引起天一阁文保专家的重视,把佽飞庙整体拆下保存,为以后在适当位置重建提供了条件。
  1998年上半年,他联络甬上文化界人士30多人,联名呼吁原地保护张苍水故居,尽管压力重中,最终故居得到原地保护,并集资、编写、刊印《张苍水全集》,为弘扬优秀文化做了一些工作。
  1999年下半年起为保护千年古刹——“古湖心寺”(俗称月湖庵)呼吁奔走,在屋瓦被揭,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得到了毛昭晰先生的支持,使这一处古迹最终得以保存。
  2000年呼吁原地保护“药皇殿”,得到“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舆论支持,原地保存修复这处古迹。
  月湖西岸清代著名藏书家徐时栋的藏书楼——烟屿楼,因马路拓建被拆毁大门及围墙,王介堂与杨古城先生等文保员积极呼吁保护,终于引起重视,得到修复。
  重视对现文保古建筑的安全检查,呼吁有关单位引起重视。如几年前市级文保单位延庆寺天王殿部分前檐年久失修坍下,了解情况后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修复。日常对古建筑如灵应庙大殿、望春桥、关帝庙维修都非常关心,积极提些建议,尽量减少损失。
  积极参与宣传弘扬优秀历史的活动,如1996年纪念王应麟逝世七百周年纪念会;大市范围内的古桥调查及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宣传评选;宁海、奉化、鄞县等地古树古建筑的考察及宣传保护。2005年牵头在王应麟故里,在海曙区云石社区念书巷为这位“三字经”作者立碑,尝试市民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
积极宣传保护姚江古渡口,通过宁波晚报的报道,得到市文保部门的重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古渡口的保护现已有一定影响。
  平时能钻研宁波地方志,积极向市里有关部门提建议,如延续两年来对江北湾头新建公园不宜取名为“日湖公园”一事,积极写稿,陈述理由,已得到专家们的赞同。我们认为“日湖”一名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资产,不能随意乱用,相信在法制不断健全下,这一事不应也不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遗憾。
  日常积极参加海曙区文化遗产保护者协会的各项活动,以奉献为己任,不计得失。他对文保工作将继续凭着认真、执着的精神,当一名合格、称职的文保员,做到“生命不息,文保不止”。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省市优秀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