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龚国荣宁波
龚国荣宁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778
  • 关注人气:2,0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2014-11-20 07:35:29)
标签:

军事

雪里蕻

菜农们

雪菜

菜地

   时下,又到雪里蕻收割、腌制季节。记者在宁波市鄞州邱隘、东吴一带乡村见到,菜农们正忙着收割雪里蕻、腌制今冬第一茬雪里蕻咸菜。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咸齑十韵》中写道,“九月十月屋瓦霜,家人共畏畦蔬黄”,描绘的是老百姓腌雪菜的场景。
   “纵然金菜琅蔬好,不及吾乡雪里蕻”,这是古代文人对现已列入市非遗名录的邱隘雪里蕻咸齑的赞誉,腌制雪菜历史悠久,因近海产盐,故盐制咸菜据史料记载应有二千年以上历史,而鄞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雪菜之乡”。 “邱隘咸齑腌制技艺”被列入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清早,菜农们就在菜地里忙着收割雪里蕻,平均每人一天要割菜近万斤。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隘镇传统“踔咸齑”比赛
    据鄞州区非遗保护联合会副会长陈素君介绍,咸齑,即咸菜。它味美价廉,主要原料———雪里蕻(雪菜),鄞东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利于种植雪里蕻鲜菜。在冬春两季,选用新鲜雪里蕻菜,经过加工腌制而成咸齑,是鄞州四乡的传统特产,尤以邱隘地区腌制的咸齑最为著名。有“东乡一株菜,西乡一根草”之说,这里说的“菜”,就是雪菜,学名“雪里蕻”,新鲜的雪里蕻经过腌制后可以保存,老底子宁波人称为“咸齑”,是传统的“咸下饭”。
  老底子宁波人有“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家有咸齑,不吃淡饭”、“蔬菜三分粮,咸齑当长羹”、“咸齑炒炒,冷饭咬咬”等,既道出了咸齑在宁波人餐桌上的地位,也反映出宁波人生活的勤俭节约,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
  除了清淡的咸齑汤,还有咸齑炒肉丝、咸齑肉丝汤、咸齑炒乌贼、咸齑大黄鱼、咸齑洋芋艿汤、咸齑年糕汤、咸齑炒豆瓣,各种咸齑佳肴的鲜爽口感是宁波人特有的味觉记忆。 (龚国荣 陈科峰)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清早,菜农们就在菜地里忙着收割雪里蕻,平均每人一天要割菜近万斤。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五个运输工把收割的雪里蕻菜略作凉晒搬到腌制工场。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传统古老腌制工芝---七石缸里放一层雪里蕻菜,再撒上盐。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七石缸里“踔咸齑”,传统人工脚踏式雪菜腌制法。——这就是宁波话称为“踔咸齑”。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许多村民还流行自家腌制雪里蕻咸齑,在大宅院里晒雪里蕻菜。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清早,菜农们就在菜地里忙着收割雪里蕻,平均每人一天要割菜近万斤。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五个运输工把收割的雪里蕻菜略作凉晒搬到腌制工场。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刚割去的菜地也不空着,撒下有机肥,接下去种下第二茬雪里蕻菜秧。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清早,菜农们就在菜地里忙着收割雪里蕻,平均每人一天要割菜近万斤。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清早,菜农们就在菜地里忙着收割雪里蕻,平均每人一天要割菜近万斤。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许多村民还流行自家腌制雪里蕻咸齑,在大宅院里晒雪里蕻菜。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各种咸齑佳肴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各种咸齑佳肴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各种咸齑佳肴
宁波鄞州:又到咸齑腌制时
各种咸齑佳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