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4月20日,近250名宁波市民乘坐5辆大巴,走出宁波来到台州市三门县,参加第186次文化探访“多宝讲寺、浙江启明博物馆、东屏古村、仙岩古洞”等古迹和文化遗存,沿途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这次活动是由海曙区文化遗产保护者协会、市工艺美术学会、天行书友会组织的。(龚国荣)
东屏古村 被誉为“中国画里的村庄”历史文化古村,2012年被浙江省例为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东屏村因村东的东坑山,形似一座帷屏,故名东屏,现有村民753户,人口2416人,是三门县陈姓聚居第一大村。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东阳亘(艮、横)溪人陈晋挺,任宁海教谕,他的儿子陈拱辰,在游玩东屏山水之后,爱上此地山水秀丽,资源丰富,渔盐之利,舟船通便,于是就迁居在此,为东屏村始迁祖。伐木为庐,披山为田,一住便是六百多年,成为一方名门望族。至今,已传至第三十二代。村中有小溪坑成“一”字,将宅居一分为二,上有石拱桥三座。从屏山上观其桥,亦可看到桥面似比桥边房屋高耸之奇景(谓为风水)。街道随溪坑而上,宅随地势建造,形成四合院建筑风格。康熙二十二年(1683)沿海人民终于迎来了展界开禁,穿村而过的古道给东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庶。陈氏后裔凭着聪明才智、诚实守信,通过海路对外经商,迅速积累大量财富,大兴土木,建造了三座精美的四合院,称“华堂三台”,“华堂三台”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各具风格,展示了我国明清时期建筑、雕刻艺术所达到的高度。那飞檐翘角、玲珑美观的马头墙,那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木、石、砖雕刻艺术,处处显示出庄严、恢弘的大家之气,述说着一个江南大家族曾有的气派和荣耀。东屏村历代以来人才辈出。清朝乾隆年间,武举人陈式栋,科举中浙江省第一名,全国第五名。武举人使用一柄120斤的大刀,如行云流水,所向无敌,后被朝庭任命为浙江省钱塘守备(相当现在的省军区司令),他使用的这柄120斤大刀尚在该村保存完好。
门楼上嵌“庚子科亚魁”石匾
武举人陈式栋使用一柄120斤的大刀尚在该村保存完好。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