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2012-12-08 14:02:14)
标签:

资源

树下

村委会

文化氛围

王介堂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位于宁波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东钱湖韩岭村的南面,曾是宁绍平原和鄞县城厢通往象山、奉化、北仑、舟山等地的主要通道之一。留有众多遗迹。11月18日,我与好友赶去探秘古道了解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的好事,正巧遇上“十方云南寺大佛开光法会”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亭建在云南山岭脚四百年树龄的沙朴树下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正巧遇上“十方云南寺大佛开光法会”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亭建在云南山岭脚四百年树龄的沙朴树下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古道探幽,是广大市民热衷的休闲方式,近年来云南古道上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游客们陶醉于古道周围的秀美风光,但是总觉得有些欠缺,今年5月4日,住在韩岭村的张阿裕、郑耀峰、金绍品、金开华、金国良等五位乡贤在一次聚会中,他们聊起了这件事。为了给广大驴友和古道健身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休憩和观景的场所,更好地利用好云南古道的文化资源,商议自筹资金,在古道起始端的古树下修建亭子,这一倡议后来得到了史阿德等三十多位热衷慈善事业的人士的参与和支持。修建亭子的发起人之一,80岁的张阿裕老先生,在十年前,还与他人共同发起并组织复建了在云南古道山岗上,宋代古迹摩崖石刻处的岭南殿;并每年定期出资请人清理古道上的针棘落叶。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并在古道旁边的白沙溪,挖掘水泉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5月8日,郑耀峰与族弟韩岭籍的东钱湖文化研究会郑德智商议,专门请来了甬上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和东钱湖文史学者仇国华先生来测定亭子的四至;并拟定亭子名字为“云南亭”(又名“众贤亭”)和石柱的楹联,请仇国华先生书写亭子的匾额,邀请谢国富、周宗毅书写楹联;海曙文保所的周东旭也十分关心云南亭的修建,约请王介堂先生为云南亭书写了楹联。云南亭的建造得到了韩岭村委会的支持。云南亭建在云南山岭脚四百年树龄的沙朴树下,面积约400平米的平台上,亭子占地面积约40平米。云南亭预计于2013年1月建成。总投资约20万元,亭子是歇山式样四石柱、木顶挑檐的仿古结构,请咸祥古建筑行家舒丰年设计并建造。建造亭子期间,张阿裕、郑耀峰每天督工并筹划方案,金绍品、金开华亦多次去现场协助,更多的贤达人士经常去观摩进度。众贤还决定,把韩岭村的重要古迹“广济亭”的匾额也挂起来,增加文化氛围,并打算在古道旁边的白沙溪,挖掘水泉,放置石凳,方便登古道者和造访者饮水、洗涤和休憩。
    据悉,地处东钱湖畔韩岭古村南面的云南古道,每隔一段路程都有文化遗址,这些遗迹对于东钱湖的旅游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宋代古迹摩崖石刻处的岭南殿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宋代古迹摩崖石刻处的岭南殿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东钱湖乡贤自筹资金修建古道亭
云南古道,又名岭南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