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龚国荣宁波
龚国荣宁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182
  • 关注人气:2,0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2010-12-13 08:37:59)
标签:

宋炜臣

武汉

祠堂

宁波帮

中堂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百年祠堂风雨飘零 

 

  距正在繁忙施工的宁波明州大桥北岸约400米处,镇海庄市勤勇村宋家汇自然村的前大河边,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老祠堂正在无声地忍受着风雨的摧残。59岁的宋祖农就住在前大河边,每天望着这座岌岌可危的祠堂,他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难受,“再不赶紧保护,只怕过不了几年这祠堂就要倒了,那时我们怎么对得起祖先!”这座祠堂是1909年,从宋家汇走出去的“汉口头号中国商人”、武汉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宋炜臣捐资修建的。

 

 

  12月11日,记者与我市民间文保人士杨古城一道,在宋祖农的带领下来到宋家祠堂实地考察。眼前所见,让被誉为“文保狂人”的杨古城心痛不已。祠堂的左右及后面围墙还非常完好,足见砖石的质料和做工非同一般,但朝南的正门旗杆石已不存在,前楼的二重檐、门口两侧的山墙均已倒掉大半,正面墙上的门板也已不翼而飞,只剩下屋檐还算完整。黑褐色的木质大门板上布满灰尘,不过依然可以看出原来的八个阴刻大字“南龢世胄东制旧家”。

    走进大门,只见铺在地面上的石板大多已经没有了,“都是被小偷偷走的,去年我们就抓到过两回。”见到记者,村民你一言我一句地说了起来。中庭里杂草丛生。“以前这里有一座戏台,我们小时候都在左右厢房上看过戏。”顺着村民的指点,记者看到左右厢房已破败不堪,“去年还倒了一座楼梯。”中堂还算完整,不过有一边的屋顶也倒塌了,向着天空豁开了一个大口,被当地村民称为木莲藤的藤蔓植物从中堂外面的墙壁一直爬到了这个豁口的上方,显得生机勃勃。精美雕刻依稀可见,虽然已破败不堪,但祠堂当年的精美依然有迹可寻。记者看到,门口的山墙上部是雕刻精美的牛腿,下部则是雕着松鹿、八骏的青石。走进大门,14根四方的红石柱子依然完好无损,上面刻着的对联清晰可见,柱子下方的青石柱础也精雕细刻,“上次我带专家来看过,他们说现在光是雕这个柱础的工钱就要5000元一个,而且这样的石材现在也很难找到了。”一位村民说。除了石头构件,月梁、牛腿、横枋、斗拱等木构件上的雕刻也让杨古城看得赞叹连连,“且不说这些木头都是当年从福建运来的南洋杉木,光这些雕刻就价值不菲,实在太精美了!”有几块木构件上雕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大唱空城计等。“我小的时候,这些木构件都是金碧辉煌的。”宋祖农指着一块牛腿告诉记者。

    中堂的墙壁上还有彩绘的壁画《香山九老图》、《薛仁贵征东》及明显体现西洋风格的灰雕。“这座祠堂的雕刻中西合璧,典型地体现了宁波帮建筑的特色!”杨古城告诉记者,“从雕刻精美程度而言,它甚至超过鄞州钟公庙街道的严康楙祠堂。像这么精美的祠堂,镇海范围内很难找出第二座!”

 

  建造者是宁波帮巨子。这座祠堂是宁波帮巨子宋炜臣(1866—1926年)出资10万银两于1909年建成的。除了祠堂,宋家汇村还保留着宋炜臣的故居及他出资捐建的伏龙桥。

    离宋家汇不远的宁波帮博物馆二楼实业馆里,以“汉口头号商人的事业”为题,介绍了宋炜臣为武汉近代工商业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一八九七年在汉口创办燮昌火柴厂,开武汉华商投资近代企业之先河。一九○六年邀集鄂、赣、浙帮筹资三百万,又筹官股三十万在汉口创办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历时三年,至一九○九年建成发电,成为当时全国最大商办水电企业……历任汉口商务总会协理、多届议董,成为近代汉口头号商人,是宁波帮在汉口的重要代表人物。”

 

  2006年,武汉籍著名作家方方曾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宋炜臣之于武汉的意义:“他在汉口大王庙建起了电厂,在中山大道盖起了水塔,几年工夫,武汉便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当这座城市处处灯火通明,洁净的水流入千家万户,这时我们才能说:武汉的命运已然彻底改变。武汉能有今天,其实绕不过宋炜臣,也绕不过既济水电公司。”

    至今宋炜臣仍被许多武汉人津津乐道,他当年建造的武汉最早水塔作为武汉市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一,也依然矗立在武汉中山大道上。

 

  价值重大修复无期?

    这座宋家祠堂也因为建造者宋炜臣在宁波帮发展史上的地位而具有了重要的文物价值。据镇海文保所主任李根员介绍,他们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已经对这座祠堂进行了登记,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是否将其列入文保点或文保单位。“从文物价值的角度而言,我们肯定会据理力争,希望将这座祠堂保下来!”不过,他也坦言,将宋家祠堂列入文保单位或文保点的最大压力,就是修复资金数额巨大,“要完全修好,起码要上千万元。即使修到不漏不倒的程度,也至少需要三四百万元。”数年前,热心的宋祖农曾号召当地村民集资修复这座祠堂,他的建议也得到了村民的响应,“到现在为止,总共筹集了100多万元。”其中,宋祖农让他的儿子捐出了50万元钱,显然成了不断处于衰变状态的宋家祠堂获得新生的最大拦路虎。“现在这样子,和我第一次看到的样子又很不一样了!”41岁的江西乐平人袁火炳七八年前开始在宋家汇村租房,他对祠堂的现状也感到非常惋惜,“要是不抓紧修复,这座祠堂怕是很快就要倒光了,到时想建也建不回来啊!”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百年祠堂风雨飘零,祠内荒草没膝。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百年祠堂风雨飘零,祠内荒草没膝。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百年祠堂风雨飘零,祠内荒草没膝。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梁枋上雕刻精美的《诸葛借东风》。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檐枋上雕刻精美的《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空城计》。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残留的朱金木雕显示着昔日的精致。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雕刻精美的倒挂狮牛腿。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雕刻精美的倒挂狮牛腿。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祠堂中堂的墙壁上还有彩绘的壁画《仁贵征东》。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祠堂中堂的墙壁上还有彩绘的壁画《香山九老图》。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墙基石《马放南山》。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带有近代文化特色的西洋风格墙头灰雕。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精致完好的砖刻《王羲之爱鹅》。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祠堂前的伏龙桥。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祠堂前的伏龙桥。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当地村民称为木莲藤的藤蔓植物从中堂外面的墙壁上一直爬上了屋顶,从倒掉的屋顶往上看显得生机勃勃。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当年村民坐着看戏的厢房如今已破败不堪。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故居。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被誉为“汉口的头号中国商人”、武汉近代工业开创者的宁波帮巨子宋炜臣



宁波帮巨子宋炜臣出资建造的一座百年祠堂岌岌可危

二泉映月

歌手:合辑(内地)

唱片:雷鬼

  • 历史珍贵录音
  • 钢琴与弦乐队
  • 中国民乐合奏
  • 电子合成器,埙、箫
  • 弦乐合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