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大,我很尊重你!——写在“美国教育一塌糊涂”后

标签:
转载 |
考不上北大,进不了北大,北大是很多读书人的梦想,我有过,至今还有着,很是强烈。
心向往之,于是2005年的夏天去北京旅游时,我很虔诚地去了北大,在庄严古朴的匾额下,我恭恭敬敬地站着,想象着北大揽我于怀时的那种宽容,想象着自己也可以和许多佩戴校徽的北大学子一样进出,虽不入室,可这种激动,延续了我很久的欣慰。很认真地拍了张照片,阿Q一般地满足着,也惆怅着,虽然,我只是路过,可我真的是用一种瞻仰一种膜拜在与北大对话,虽然,对话的平台上,我必须在脚下垫一大块石头才不让我自卑。
北大,我把我的梦想交给了我的孩子。
http://s15/middle/6590e383gb4f49f67e4ce&690
可是,今天,有点困惑,当北大校长很意气风发地对湖南的中学生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那一刻,我哑然失笑。我仔细在他演讲的照片上寻找我心目中的北大校长的风范时,我发现我是遗憾的,那应该不是我心目中欣羡已久的类似于蔡元培等德高望重的北大校长的气质,儒雅、睿智、严谨、稳重等少了点,娱乐节目中的几个经常吐口水仗的倒有几分感觉,偶尔不仔细看,和某些网络红人还真是有些形似。
美国教育是否一塌糊涂我不知道,可我走在美国的街头,是真正感受到他们也有些文明的。比如,我问路的时候,他们很仔细地告诉我,虽然我蹩脚的英语让他们不得不比划很多的手势。比如,在停车场,即使车位再紧张,也没有人随意去停那块明显的空位,原来那是给残疾人预留的。比如,临近圣诞的商场里,人再多有秩序地排队的也全是老外,倒是很多东方面孔流露的却是狠不得可以加加塞的表情。还有,我听过他们的课,教学自然不如我们精细,可老师和孩子们很快乐,很自由,很幸福,这也多少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而我们的教育,我家六六七岁了,冬天的早晨都得六点多从温暖的被窝里不情愿地钻出来,一年级的书包已经要换用带拉杆轮的,作业做完就是该入睡的时候,动物园里的猴子永远被无休止的课外辅导给挤去亲热的时光。据说,中国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而我们高中,北大校长很幸福下的中国教育其实是这样的: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学生没有,老师也没有,考试,分数,排名,……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教育其实是最没有幸福感的,只是我们挣扎不动抗拒不了。
也许北大有着中国教育的幸福时光。美国的教育自然也有误区,自然也有糊涂的地方。但是否就是一塌糊涂呢?我不懂,也不敢妄加评论。可我知道,历年来的统计表明,在全国所有大学中,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赴美留学的人数,以北大清华居顶,而且人数常年不衰、年甚一年。许多中国的高材生,以北大清华为跳板,取向坚定,方向明确,就是要跳至北大校长今天所谓“一塌糊涂”的地方。这我就奇怪了,难道校长从来没在自己学校对学生进行过“爱国主义”教育,或者,从没有在北大学生选择方向时很义正词严地谴责美国教育的一塌糊涂吗?
美国的总统都不会尊重人,这话如何考证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乔治·华盛顿始一直到现在的奥巴马,这些不尊重人的44任总统的精神内核里,一定也多多少少有着可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征服别人的手段不是全面糟蹋,而是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完美。当着那么多湖南高中生去嘲笑讥讽美国每一任总统的不尊重,你的内心,是否也蕴有几分对他人的尊重?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凡事,多查查自己的灵魂,少打打别人的脸面。在你眉飞色舞的演讲中,学生很不幸福地被你教育。还有,美国总统如何都不会尊重人,这点很重要。你帮我们找回中国人的自尊,大骂老美的缺失教养,本身很爱国很涨人气。说实话,我对老美也很看不过去很气愤愤的,但是,当下,让我找找自己如何被你等尊重过的,我还真没找出几则。自然,你做北大校长,如此地位被人尊重是很平常的,你甚至在乎起我们一般老百姓从来不敢想的美国总统的尊重。可是,地沟油,染色馒头,还有今天说的含致癌物质的蒙牛……校车里失去生命的孩子,开学即失学的北京民工的孩子等等,又何尝被真正尊重过?远的不说,我的父亲,佝偻着半辈子的背,比你年纪都大,也从来没有一次获得如你一样激情四溢表白的机会,最多是面对我母亲浑浊的眼睛时开始拉大嗓门,即使在最小的机关办事人员面前,也一直是唯唯诺诺,如果不是我们努力去站立,他一辈子也不知道生命里还有被尊重一词。你说,我们是否就获得了真正的尊重?
北大是中国近代社会阵痛的产物,是一种转型的象征。我们敬重北大,是因为北大精神。北大精神中,一个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的苦难相联系的爱国精神;一个是做人的精神,能够让我们说“不”的精神。你把美国教育说得一塌糊涂,爱国是爱国了,说“不”也说了,百姓之苦你可曾有为他们呼吁过?你站着的基石上是否真有对民族和民人的关怀?还有别忘了蒋梦麟曾经说北大精神除了思想自由外,“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张明帅先生的力作《北大传奇》的封面上,“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四个词语赫然在目,而今,一个如此狭隘的中国教育一塌都不糊涂论,由你北大校长说出,做人的精神里是否少了些东西?
一味地否定自己,妄自菲薄,是自卑的。一味地放大自己,盲目排斥,却又是自欺的。学会尊重,即使是强大的对手。
还有,今天想起梅贻琦先生,想起他的话:“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自京师大学堂始,北大的大师或耕耘杏林,传道授业;或笃志史哲,自成一家;或献身科技,忠心报国;或笔耕文坛,著作等身……这些大师们用自己的心血铸就的历史丰碑,已经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融入了北大的血脉中。只是听说,北大校长你表示早在吉林大学当校长期间,自己就没有搞实验室和教书,专心做校长,并谦虚地笑称在学术方面现在是“不学无术”了。如此看来,我们的N大,只见高楼,不见鸿儒,大款满目,大师难觅,就会顺理成章。如此看来,即使蔡元培等大师们都不是做校长的料,因为他们不专心,因为他们还搞学术。原来,你是那么熟谙当今中国教育下的校长之道,政治经营高于一切。同时也知道前段时间你写了一首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网上迅速蹿红,甚至被封为“神曲”。我不知道这首歌如何,中国一塌不糊涂的教育体制下我也没时间费神去学你的歌,我只想问问,写歌是否也是专心做校长的一部分?
http://s11/middle/6590e383g787ee77847da&690蔡元培先生照片
但愿你只是幽默。但愿你只是偶尔寂寞。
给你说个事,儿子七岁了,理想教育时,我常常问,“孩子,长大了要读什么大学?”
“清华北大!”
不识字的奶奶听了,急了,连忙说:“不,我孙子要读哈佛大学!”
不好意思,我妈妈没文化。
可是我依然尊重北大,现在是,未来也是。真心希望我的儿子圆我北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