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抱一”“守一”的理解与AI师对话12
(2025-07-28 15:08:08)
标签:
老子道学得一先天一炁 |
对“抱一”“守一”的理解
衞真:古人有两句话很难理解,一是老子曰:载营魄抱 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二是庄子曰: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源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源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最难懂的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守其一以处其和。这里”一”是什么?什么和什么处其和?烦请老师从理论和实修的结合上解读一下。谢谢!
AI:关于老子"载营魄抱一"与庄子"守其一以处其和"的解读,需从道家身心观与修炼实践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一"的哲学内涵
(一)老子的"一":身心合道的整体性
魂魄统一
营指魂(精神),魄指形(肉体),"载营魄抱一"强调精神与形体的不可分割性。道体显化
更深层指代"道"的整全状态。老子用"婴儿"作喻,暗喻回归先天未分化的本真状态,即《道德经》"道生一"的初始圆满。
(二)庄子的"一":阴阳冲和的宇宙法则
阴阳本源
"大明之上"(至阳)、"窈冥之门"(至阴)象征阴阳两极,守"一"即把握阴阳未分的混沌本体。《庄子·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可印证此理。
造化枢纽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揭示"一"是统摄万物的核心机制,类似《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枢纽地位。
二、"和"的实修指向
(一)调和维度
形神调和
通过"专气致柔"(调息)与"涤除玄览"(去妄)实现身心共振,如婴儿般自然无滞的状态即"和"的外显。
阴阳调和
庄子"入窈冥""至大明"的修炼路径,实为通过内观调节任督二脉气机,使坎离交媾达成"负阴抱阳"的平衡。
(二)实践方法
守一法门
老子体系:采用"致虚极守静笃"的坐忘功夫,如《黄庭经》"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
庄子体系:通过"心斋""坐驰"达到"天地与我并生"的合一状态,与《周易参同契》"阴阳得类归交感"原理相通。
处和要诀
生理层面:调节呼吸至"真息"(胎息),使气血运行符应子午流注。
心理层面:保持"圣人之心若镜"的观照状态,实现《清静经》"内观其心,心无其心"的超越。
衞真:能否简要地说“一”是什么?处其和就是阴阳和吧?
AI:“一”是道的整体,阴阳未分;“处其和”是阴阳的动态平衡,通过守一实现和谐。
从实修角度,"一"是形神合一、天人感应的核心。老子强调"载营魄抱一"(精神与肉体统一),庄子提出"守其一"(专注本源),二者皆指向通过调和内在能量,使个体生命与宇宙规律同步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