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与以发展为中心
(2016-01-19 10:25:29)
今天早晨看了陈禾老师,对我一段微博进行的分折,句句在理,非常感谢关注。也许因用字不当,我的表达不够准确,特写上一段,相对充分地表达我二十年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也算是对陈禾老师的一点回应。
我的微博原文是:“今天的家庭很强调,如何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纯粹以孩子为中心的发展思维,并不可能培养一个社会需要的有理想、有担当 、有能力的好公民”
我又重读了一下我写的这段话,知道确实存在描述不清的地方。本意是:今天的家庭很强调,如何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个没有错,但(原先的“这种”应当改成“但”)纯粹以孩子为中心的发展思维,并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我不否认这样的追求: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我想提醒各们家长的是:以孩子为中以为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如同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一样。这些只是家长的一种愿望,但孩子的成长从来都不仅仅是愿望可以决定的,为此展开的实际教养才是关键。
而现实中,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往往会演变成给孩子最多的关注、最“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以孩子为中心则会演变成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以孩子的情绪为中心等,这些都是现实中常常可以看的见的事实。
我们观察和提出的问题是:“以孩子为中心”是否真的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实际的观察实践中,我们发现,父母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着自己的泛化。往往变成别一种行动,一切围绕着孩子、一切看孩子的脸色、一切依孩子的心情、一切尊孩子的要求,而要让孩子达到满足,则更多地使用妥协、让步、及时满足、替代等策略。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的责任是告诉家长,这里存在误区,我们想表达的是,“以孩子理想发展为中心”才最根本。一个孩子生病时,我们不会考虑孩子的态度,我们不会因,孩子不愿意而妥协、让步。这时,我们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我们不会因为孩子怕打针而放弃打针,也不会因为孩子不愿吃药而放弃喂药,我们不由分说,按医嘱执行,尽管我们心理也因孩子的不愿而挫折,但我们不会放弃治疗,因为,这里没有选择。为了孩子真正的可持续性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面对当下孩子的不愿意与拒绝。以”发展为中心”强调父母是发展价值的判断者与执行者,以儿童为中心则常常是围着孩子转。
陈禾老师说的对,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最终成为有用的人。我们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成为最好自己的路径到底是什么?任何结果需要一个过程,没有逻辑起点,就到达不了逻辑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