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命降临了

(2015-11-28 21:13:00)
标签:

365

新生命降临了!

十一月二十七号,“程博士育儿”公共号开了。也许是巧合,在公共号正式上线的头一天晚上,我的外孙提前五天来到的这个世界。他是来见证这一时刻的,也是来引领我向前的。

“新生命降临了”原本有二层含意,一层是程博士公共号是一个新的生命,它降临了;一层是讲早期教育,应当有自己的逻辑,从新生命开始。外孙的来临,让它多了一个真正的含意,新生命降临了!

 

经过十个月的孕育,一朝分娩,小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

母亲经历一个短暂而又漫长、兴奋而又痛苦的生产过程后,往往已是精疲力竭。这时的母亲正体验着一种复杂的混合感觉。一方面是疼痛与疲劳,一方面是幸福与喜悦,更有的便是对这么弱小生命成长的希望与担忧。

幸福的是宝宝终于顺利出生了,担忧的是对自己养育能力的怀疑—--我行吗、孩子能顺利成长吗?

当母子第一次面对面相互注视,肌肤贴着肌肤相互感知的瞬间,一种成为真正母性的意识突然觉醒,一种无限温暖和激动的亲情体会在母亲的血脉中流动并不断强大起来。

一时间,责任与挑战将一个年轻的母亲整个包围起来。此时此刻,一种越来越强大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从内心深入发出:我要成为天下最好的母亲!

父亲怀着同样复杂的心情,面对着这个有备而来,又仿佛毫无防备的小家伙。心里混杂着兴奋与不知所措。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本能的跃升成内心的最强音。一种温柔的父爱的声音,我要当个好父亲!

是的,你们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好的父母!尽管,眼下你还缺少经验和能力,但是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行!你们不是第一个做父母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你们只是第一次做父母。只要你们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只要你们愿意真正为孩子的发展再一次成长!

 

成为父母

成为父母并不容易。孩子完成了母亲体内的发育,但这一过程并没有完结。新生命并非以成熟的方式来到人世,而是需要一个更大、更为丰富的孕育环境,来完成身体的进一步发育以及心理的早期发育。这一次,家庭是成长的“子宫”,父母行为、文化、认知等家庭因素是最重要的营养素。这是第二次孕育,是在胎内孕育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家庭中展开的、是在父母的怀抱中展开的。

夫妻成为父母,这种角色的转变伴随着一次深刻的家庭情境变革,而这场变革,是以早期教育开场的。

 

早期教育

一说到早期教育,人们立刻会想到孩子早期的教育。错了!那是一种缺失的了解!完整的早期教育,是从“为人父母”开始的父母教育。完整的早期教育,必须涉及二个层次,首先是育儿早期的父母教育,再是孩子成长早期的教育。初为父母处在养育能力发展的早期、也是关键的学习时期,这时的父母应当学习育儿的常识与方法,形成育儿的观念与态度。人的成长是终生的,“长大成人”可以说是第一次成长,“为人父母”后开始了第二次成长。这次成长是天使引领的。这个天使就是上天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你们的孩子!为人父母的早期教育,本质上是父母的断续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进入个这世界,一切都需要学习、一切都需要适应、一切都需要掌握。她需要的是早期教育。

因此,不要只顾着思考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只有做好父母,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早期教育的逻辑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这也是程博士育儿的逻辑:“先做自己、塑造榜样,成就孩子”!

但是,成长的旅程只要展开,你就会发现,孩子[D1] 的成长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作为家长的你,很快就会碰上一大堆你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问题。他不仅需要停地吃奶,不停地换尿布,不停地哄睡觉。他快速快地发育、日新月异地变化,今天衣服小了、明天鞋不能再穿,后天会笑了,再后天认人了,接着独立行走了、开始叫人了。仿佛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快速地成长过程中,个体在群体中进行着一场你只能事后意识到的分化,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正在悄悄地形成。当父母开始意识到自己孩子和别家孩子的差异与区别时,分化已经走完了第一步。在随后的日子里,这种差异的分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最终的结果是,有的孩子变的平庸、有的变的资优、有的甚至落后。而养育是一条单行道,只有一张单程车票,我们可以后悔、但无法回头。

因此,从现在起,让我们共同重视,并了解差异的形成。

差异的形成

首先你应当清楚,孩子出生时各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所有未来的巨大差异,都是一步步伴随着成长而逐步形成的。它的存在向人们证明着“差异是生命的特征”。

仔细研究人类个体之间差异的形成,我们能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      差异不是哪一天突然发生的可以判断的变化,即资优或落后都不是哪一天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不断的积累和变化的结果。

2、      差异不是某一单一事件(除了病理意外)可以导致的因果变化,即。资优也好,落后也好(排除病理意外),都不可能由一件事情所导致,往往是许许多多事件的总和所决定的,表现出一果多因的特征。

3、      差异也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达成的意愿。即资优或落后都不是想要就会有的,不是一天可以塑造的,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一时一刻的热情是没有用的,不可能今天想要一个超常的儿童明天就会出一个神童来。优异的孩子的培养需要长久的努力与恒心来塑造。

今天,我们甚至并不十分清楚智慧在分化过程中, 到底经历了那些最关键的步骤、到底受什么样的因素影响最大?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业已知晓它必然是在成长的早期,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历程中,历经一件件、一桩桩的事件后,无声无息不断累积起来的量的突变而带来的质的飞跃。我们也知道,这种差异分化的方向是可以通过环境与教育质量的差异加以控制和预测的!正这我们对这种时间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深刻理解,才使我们有了养育健康宝宝、培育聪明孩子的信念与希望。

从现在起,我希望您能和我一起走进这神奇莫测的成长历程,去揭示、探究落后的根源、平庸的背景、超常的奥秘,去培养一个理想健康的孩子。

 


 [D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