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程跃问答 |
程博士,您好!
我家宝宝2岁,是女孩,还没入园,在家经常看一些少儿节目,用彩色笔在涂鸦书上乱画,有时家长给她讲儿童故事书,教她学汉字她好像不理解,也不喜欢学汉字,喜欢看图片。第一个问题
:想请教程博士每天应怎样安排宝宝学习呢?2岁的宝宝应该学习什么?第二个问题:打算3岁在送到幼儿园,她害怕见到生人,我怕她到幼儿园不适应,怕她上火,如何能让她短时间融入幼儿园呢?谢谢!
家长,你好!
第一个就是说她现在喜欢涂鸦,这个年龄的孩子,两岁左右的孩子都是特别喜欢涂鸦的,但是符号呢,一般来讲如果不是通过很有方法的手段来教,大多数人对于符号会有一些枯燥的感觉,所以还是要强调一些关于符号的教学方法。
这么大的孩子,到底学什么?其实我觉得还是要考虑到全面发展的概念,就是要重视不同领域的发展,就是怎么样安排一天的时间,你要根据不同领域发展来做。比如一天里面,你首先要把户内外时间进行区分,户外放多少时间,室内放多少时间,我们建议两岁左右孩子,上午不超过40分钟,下午不超过40分钟,全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的户外活动,然后在室内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无非是围绕着大运动和娱乐游戏、操作与积木、绘画、音乐、舞蹈、言语、计算、常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间的习惯养成,以及在一天中间的生活自理,相关的生活学习这样的事情,要全面的考虑。换句话说,全天候的做时间安排,比如讲在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哪些是跟自理能力培养有关的,独立起床,独立穿简单的衣服,配合家长整理床上用品,自己是不是能够独立刷牙?独立吃饭?我们把这样的学习都称为生活学习,他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学习,家长往往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孩子慢慢不愿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引进一些浅课程,听力课程,孩子无论是刷牙、洗脸、起床、吃饭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听一些儿歌,听一些故事,不要求他们非要听,就是做一个环境,孩子就可以得到环境熏陶,久而久之,一些东西不需要你教就会了,至少可以达到知其然的教育效果。
再一个,吃完饭一定时候可能有一个系统时间安排,比如说绘画、游戏、积木、符号学习、把它混在一起,三五分钟的符号学习,转到游戏水平里面去,游戏可能玩了以后到绘画模式中间去,从静的到动的,从动的到静的转换,然后到户外做大运动,如果你每天都按照一个流程做,孩子全面发展就一定能做的更好。
关于上幼儿园,孩子比较怕生其实是家长在早期环境中间过度的安全意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安全感,所以他对陌生环境,陌生人,都会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所以第一个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成人一方面要鼓励他探索陌生的环境,接触一些人。第二个,不要把这种焦虑放大,总是担心孩子怎么怎么样,在大多数我们见到的情况下,这往往是成人对于孩子入园的一种借口,他自己的焦虑程度其实是高于孩子自身适应能力的,我们相信孩子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而是成人担心才把这个东西放大了,所以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所有孩子都能入园适应,或长或短的适应,你的孩子一样能做到。坚信这样的东西,把焦虑甩到脑后,用积极的态度影响孩子,而不是用担心的态度影响他,我相信适应期就会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