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程跃问答 |
程博士您好,您对孩子参加兴趣班怎样看,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报兴趣班?
这位家长你好!
今天,家庭对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但重视早期教育不等于可以做好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本质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全面的基础,是一个最最基础的教育。它涉及到习惯养成、态度、价值、责任感的建立,涉及到良好个性的塑造、涉及到情绪情感的培养和智力开发、能力发展以及知识学习,还涉及到角色定位以及正确的自我评价系统的建立。
就能力培养而言,它涉及到基础能力与特殊能力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对于家长而言,应该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就是基础超越特长,这是一个基本的选择。
就早期教育而言,它要远远早于孩子可以选择兴趣班之前,从孩子出生就应当开始了。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里,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基础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如果在最初的三年里家长给予了基础发展的全面重视,使得孩子获得了良好的基础发展,三岁后,为了提升基础能力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或对将来发展非常必要的项目参与其中,应当是可以的。
如果家长在早期并不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从不考虑如何促进早期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是等到了一定年龄看别的孩子选择了兴趣班、特长班,就要求或强迫自己孩子也要上这些班,往往效果不好。即使上了,常常会发现孩子不喜欢、拒绝,老师则说这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无法融入学习环境等。如果继续强制孩子,则往往导致亲子关系对抗,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我们说兴趣班是可以选择的,它的前提是,在全面重视基础能力发展的条件下,进行能力的提升。家长一定是要将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搞清楚,要在基本能力确实发展到可以进入更高一层培养的时候再去做。但是不要把时间都安排得特别满,因为生活也是学习,交往也是学习,探索也是学习,模仿也是学习,不一定是非得进入兴趣班才是学习,你要给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时间,给孩子的成长的空间。否则的话,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的心里得到安慰,但是可能孩子不一定得到好的发展,而且还会厌倦,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前一篇:把爱的本能转化成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