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酒糟?真的是脂漏性皮肤炎?=大多数的「酒糟」绝对可以治疗!

标签:
酒糟脂溢皮肤炎黑斑敏感 |
分类: 酒糟、敏感、玫瑰痤疮与脂溢性 |

大陆医学美容时讯网站最近贴了篇「酒糟(红斑痤疮,Rocasea)可能由皮肤螨虫寄生菌致病」的文章:
爱尔兰国家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表一篇综述论文(The potential role of Demodex folliculorum mites and bacteria in the induction of rosacea)总结称,酒糟鼻(红斑痤疮,Rocasea)可能由皮肤螨虫寄生菌致病。
据英国微生物学会相关报导(Bacterial cause found for skin condition rosacea),摘要如下:
过往研究发现,酒糟鼻(红斑痤疮)患者的皮肤螨虫(Demodex mite)数量高于正常人,提示螨虫的潜在致病作用。
过往研究发现,从螨虫体内分离出的仙人掌杆菌(bacterium bacillus oleronius),可产生诱发酒糟鼻(红斑痤疮)患者免疫反应的分子;而且,该细菌对用于治疗酒糟鼻(红斑痤疮)的抗生素敏感。
综述作者认为,人面部螨虫与寄居于其消化道中的细菌属互惠关系,当螨虫死亡,细菌随即释入周围皮肤组织,诱发组织降解和炎症。一旦螨虫数量增加,细菌数量也随之增多,从而增加酒糟鼻(红斑痤疮)发病机率。
综述作者认为,针对性抑制这些细菌和螨虫可能有效治疗和预防酒糟鼻(红斑痤疮)。
我的评论是:
现在台湾诊所等级的临床现状是;「对脸部长期发红、刺激的案例,就会被诊断为酒糟。如果再『搭配』几颗发炎颗粒,就更『被酒糟』了。
皮肤螨对于rosacea的影响,我从来不怀疑。我更质疑的是;「皮肤螨会导致酒糟」不等同于「所有酒糟都是皮肤螨造成的」。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理则学问题。「若A则B,不表示若B则A」。
我看到的现状是:只要患者的诊断「酒糟」或「被酒糟」,无论患者脸上是否真有毛囊螨,Metronidazole几乎是医师的第一考虑。问题是:Metronidazole本身就具有刺激性。于是「故事」会演变成……
①
②
我的发现是:
专注于治疗酒糟这么些年,我认为现阶段所谓「酒糟」其实有几个问题:
①
因为健保(?)的关系,现场发现的是:只要患者长久发炎,医师「没有时间」解释,患者很容易就「被酒糟」了。换句话说,患者也许只是长期、莫名发炎(莫名!?会不会是「可追查而未追查」?),很轻易地就被诊断为「酒糟」或「脂漏性皮肤炎」。然而这些人真是酒糟吗?医师们知道被「宣判」者的绝望心情吗?(主题:酒糟真的是不治之症?)
②
③
我的感想是:
小小地检视逻辑学误区,也就是「即便患者真是酒糟,也不表示患者必然有皮肤螨」这个逻辑,我们就可能反省Metronidazole的刺激性本质。
许多可能「被敏感而非真实酒糟」的案例依照酒糟治疗,「因医致病」的风险当然剧增。
这篇文章不是挑战业界大老们,只是回答某位Winky私下的疑惑——为什么许多医师面对酒糟与皮肤发炎,思考模式都跟我不一样?
答案是这样的:
我看见了,清楚地看见了我们依靠肉眼、记忆的粗糙看诊方式应该更数据、更支持反复对照(「听细胞的声音」…肌肤监测,「更」科学的诊疗方式与肌肤监测,唯一的「医学」美容!)。
这是我的想法,一位临床医师的真实看见。
最后,请看看这篇文章,重新想想「脸部不明原因慢性发炎=酒糟」这个绝对的现状吧……美研究:过敏,有助人体排除毒素=医学进步肇因于新知与反省
部落格设置目的:
①
②
③
补充阅读:
「酒糟」到底是什么? 2011-07-22 20:45
主题:酒糟真的是不治之症? 2011-07-17 11:14
「听细胞的声音」…肌肤监测,「更」科学的诊疗方式 2011-12-31 17:08
肌肤监测,唯一的「医学」美容!=新书的导读文 2012-03-22 15:47
美研究:过敏,有助人体排除毒素=医学进步肇因于新知与反省
2012-09-06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