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伤口护理,慎用外用抗生素=论坛文章引用
(2011-08-13 17:42:05)
标签:
抗生素伤口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皮炎耐药性抗药性雷射换肤激光磨皮 |
分类: 其它皮肤问题 |
补充说明:
表浅伤口使用抗生素药膏的争议,在皮肤科领域中时显时隐。特别是医学美容的雷射磨皮技巧之后,究竟要不要使用抗生素药膏,「反对」的声音相对偏高…
抗「生」素当然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但临床上也观察到这些成分对表皮修复的减缓(抑制?)效应。换句话说,如果能够维护局部无菌环境,「不使用抗生素药膏」似乎可以提供较为美观、快速的表皮修复方式。这是「私心」。
至于「公德」…「不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标准思考。就算我们管不住猪农、管不住鸡农、管不住菜农…医学界的人反省一下,总算也是好的…(<=闻到文人的「酸腐气」了吗?)
Wound care in the dermatology office: Where are we in 201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rticle in Press, Available online 17 January 2011
对于皮肤科门诊日常浅表微创治疗(见表1)造成的浅表皮肤伤口,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术后外用抗生素软膏。但这种做法的功效实际上并无确证支持,而且可能促生耐抗生素型细菌株,并可能增加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风险。
外用抗生素护理浅表伤口的3大弊端:
①
②
③
在新型抗生素少被研发、全世界范围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加趋势日益重视和控制的背景下,对于外用抗生素作为皮肤浅表微创治疗术后伤口护理标准方式的适当性,重新评估显著尤为重要。
表1致浅表伤口的常见皮肤治疗:
l
l
l
l
l
l
表2伤口护理的原则:
l
l
l
l
l
l
l
l
l
重新评估常见皮肤科门诊微创治疗术后伤口护理的标准方法,须遵循以下3个原则:
①
②
必要时,可以理性使用外用抗生素(理由见上述3大弊端)。
应该考虑预防性外用抗生素进行伤口护理的情况:
①
②
此时,须注意控制用药时长(根据伤口大小和再表皮化比率决定,一般为数天),之后转用不含抗生素的润肤产品。有研究表明,预防性外用抗生素超过48小时较小于48小时,功效并无增加。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由皮肤科门诊治疗造成的浅表伤口,只要保持伤口的湿润愈合环境,即可获得良好效果。相关比较研究表明,相比外用抗生素软膏,矿油或石蜡类润肤产品的伤口愈合效果相当,且术后感染率低,无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风险。
此外,一些新型乳剂产品(如比亚芬,美国FDA批准为医疗器械类)声称可促进再表皮化,但其对于特定类型伤口的实际功效与安全性是否优于既有的较便宜产品,仍待研究数据支持。
部落格设置目的:
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