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的话…谈母语与一些感想
(2011-04-29 16:42:10)
标签:
台语客家话台湾话广东话河洛话原住民语言母语历史智慧环保资源浪 |
分类: 行医过程的感慨 |
(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订阅本部落格电子报,以便更方便地阅读全文/超级链接,烦请点击这里)
补充说明:
台湾是个蓝绿言论非常敏感的岛屿。今天在facebook上面看到位朋友下了这个标题:「母语=妈妈的话=台语?这种诠释真是不可思议…」点进他的连结,找到下面这篇投稿。
我的想法其实与这篇文章「毫无相关」。身为医师、管理学学习者、环保人士…我关心的是「整个行动的结果,对于自然界是不是最小的资源需求,最大的效率产出?」所以我做了一些思考。
这篇引用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涵…只是反省与深思的标志(milestone)罢了…
每次看到类似的「母语存废讨论」,加上自己喜欢研究各种语言的发音与沿革。加上古诗词音韵的莫名眷恋,常常触发奇怪的感想。严格来说,从历史的长河看,语言也是有寿命的。有时候不禁怀疑...如果人的寿命到了,我们必须尊重且怀念,语言的寿命到了,究竟应当如何面对?
放弃某种语言,其实也就放弃了相关的智能...比方说埃及的金字塔,我们一直无法知道如何建造;许多古代的金银合金,我们很难理解当时工匠的巧妙。从智慧累积的观点来看,这些都算是智慧的断裂,算是资源的浪费,实在非常可惜。
然而耗费很多精力保存即将式微的语言,比如剩下几个人使用的某些原住民语言(澳洲、巴西等几个国家都有案例),究竟符不符合经济效益?我的意思是说,凡是不符合(自然界)投资报酬率的行为,难道不算是浪费上帝的资源?
读些杂书还是有好处的…随时乱想,人生比较不会无聊。政治不过是人类的短期事务,从历史学习者的长期遐想来看,外来语、母语、外来种、原生种、生态多样性...谁是物竞天择的最终英雄?
过去很多人问我,你们中山医怎会有台语系?现在,我都听到人家说,你是不是中山医台语系毕业的,不然母语能力怎会这么好?
这是一个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所建立的台语系,我必须让大家了解我的母校中山医台语系对台湾社会的意义。从二○○三年开始,除了培养学生对母语的专业知识能力外,也陆续参与了各种母语相关活动,像是每年都主协办「世界台语文化营」等相关母语活动、参加各种文学奖及投入母语相关研究等,让学生不只在校园内学习,更进一步把所学的东西回馈给社会大众,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运用专业知识与社会产生连结。另外,学生也必须通过台客语认证考试来证明其专业,根据教育部表示,大专院校相关科系中之台语鉴别度则是中山医台语系最具指标性。如今,学校董事会用各种理由提案停招台语系与应外系,更积极要求转型成语言中心,试问,若没有一个系所来规划培养专业母语人才,只单纯靠挤了各种语言的中心要来推广,那我们还有多少能力来保存妈妈的话?
目前,透过脸书、噗浪等各种管道,学生已成立自救会,也恳请关心台湾语文的朋友们一起来帮忙及赞声,给我们一条坚定的路继续为台湾母语打拚。(作者为台北教育大学台文所学生)
补充阅读(<=这次选了一堆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