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贴试验技巧=时讯论坛文章引介
(2011-01-28 14:57:56)
标签:
肌肤监测敏感酒糟玫瑰痤疮酒渣鼻贴肤变应原抗原过敏斑贴健康 |
分类: 肌肤监测 |
(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订阅本部落格电子报,以便更方便地阅读全文/超级链接,烦请点击这里)。
补充说明:
这次大陆的时讯论坛出现非常多篇重要翻译文章;对于已经是敏感/酒糟肌肤的人,「贴肤试验(patch test)」应该是非常常见的检测方式。今天上午比较有空,这是近十篇引进文章的第三篇…。
有几个叮咛重点:
1.
2.
Patch test techniqu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January 2011
1896年,Jadassohn首次描述了斑贴试验。他将含水银的软膏涂于曾对水银过敏的患者左臂,外覆5平方公分大小的胶带维持24小时,再次诱导出与原反应类似的程度较轻的过敏反应。
在此之后,根据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方法在实用性上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例如胶带的类型的改进以及粘合剂中松香的去除。在最初的描述中,抗原(大陆称为「变应原」)直接涂于皮肤表面,并缺乏标准化的抗原用量。后来,人们将抗原加入滤纸片中制成药物贴片,在胶带上粘附许多这样的贴片用于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贴片。
整个过程对患者 和临床医师来讲都比较费时。
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避免假阴性结果,该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应尽可能高。制备抗原的原料应在市场可以购得、性质稳定、简单易用。但满足这一条件的抗原种类有限。目前已开发的「标准」抗原组用于经验性检验常见的接触性抗原。将其改为「基本」抗原组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这能够根据患者的试验表现和所用抗原准确地提示需额外附加抗原(包括患者自身抗原)。这会将相对阳性率提高20%。
将抗原贴覆48小时并多次观察能进一步提高试验的敏感性。
如单次观察,在抗原贴覆后第4天观察将会获得最高的阳性率。
如在抗原贴覆后第2和第4天分别观察结果,第7天再次观察使阳性率再提高10%。
为避免对结果的误解进而导致治疗意见的偏差,试验结果的观察分析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目前已经有对斑贴试验的试验方法、结果的判读详细的指南。
有研究团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令人瞩目的观点,引发了人们的争议。他们认为抗原能够超药品有效期保存,制备后立即使用并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并且他们也表示,挥发性的抗原如不低温保存且制备后立即使用的话,也会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产生。事实上,需要对一些活性比较高的抗原(如异氰酸盐)进行低温保存,以避免药品降解失活。
除了患者方面的因素(如免疫抑制)外,本研究强调为提高试验的准确性,需充分考虑抗原的储存和制备这些因素。
补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