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毒皮膚重建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
毒皮膚重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42
  • 关注人气:3,9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养品的真相?从「正确保鲜膜敷面法」与「馄饨汤理论」谈起

(2011-01-06 16:03:37)
标签:

肌肤监测

pms

馄饨汤

保鲜膜

pga

敷面

保养品

护肤品

真相

毒性

伤害

水银

分类: 肌肤监测

(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订阅本部落格电子报,以便更方便地阅读全文/超级链接,烦请点击这里

这是瑞升来的一封网友回应

您好,我之前有购买高效保湿,但r-PGA的产品是之前购买Dr. PGA的产品,两种搭配使用。可是近来脸颊可能因为天气干冷,所以脸颊有点泛红,摸起来粗粗的,有时候有点痒痒的。是因为高效保湿和Dr. PGA不能配合嘛?需要改成瑞升的r-PGA吗?感谢您的解答^^

「馄饨汤理论」的意思是

一般人听到「馄饨汤」,注意的通常是「馄饨是不是很大颗?」、「馄饨好不好吃?」、「馄饨卫生不卫生?」然而一碗馄饨汤中,馄饨多半五到十颗(看个头大小),汤倒是一大碗。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卫生、盐分、调味问题,都会发生在这碗「汤」中从配菜(小白菜!?)、青葱段、食盐、酱油或「独家酱料」;更重要的是水的来源!

水,这个馄饨汤与保养品中含量超过40~95%(从乳霜到化妆水不等)的「主」成分,在成分表中通常位居前位,却不受重视。

请各位发挥您的想象力:假设各位从非常高级的百货超市中,买到非常高级的冷冻馄饨,非常确定馄饨是卫生的、美味的、干净的然后回家使用路边的水沟水煮食,添加的是多氯联苯(PCBs)污染区的蔬菜、有问题的酱油重金属混杂区的海盐?这样的馄饨「汤」,究竟是「卫生的、美味的、干净的」,还是!?

影响这碗「馄饨汤」本质的,究竟是那几颗「非常高级、非常卫生、非常美味」的馄饨?还是那碗不忍提起的「汤」?

「馄饨汤理论」的保养品实际状况

许多医师提倡「学习成分表」,这部分我没有反对意见。但是把「学习成分表」当作「了解保养品真相的全部」,就未免流于形式了。

保养品的「真相」有些是厂商可以掌握的比方说,诚实的厂商会真地「认真标示全成分」。但是有更多因素是厂商无法控制,甚至是厂商不知道的

        厂商可以理解的保养品部份<=出事的多半是「刻意的黑心保养品」)

皮肤专科医师对保养品的了解从玛迪芙MOTIF「黑心保养品」事件谈起

市售美白芦荟面霜含汞超标2900=广告/新闻阅读

「毒」肤霜含汞超量5000

去斑霜汞超量美白变大黑脸=广告/新闻阅读

玛卡莲娜美白霜含汞逾400ppm越抹越黑=广告/新闻阅读

        保养品对身体的渗入与长期风险<=「理论上」只有临床长期监测的医师才会知道)

化妆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后监测(PMS

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人乳样品中发现化妆品防晒成分

这是一个「无所不化学」的世界=广告/新闻阅读

保养保过头,脸上皮纹没了=广告/新闻阅读

化妆品化学毒物质恐引忧郁症

化妆品不良反应有四大病因

外用维它命A酸可能提升全因死亡率

邻苯二甲酸酯:香水有「毒」?

科学永远需要进步,只有「肌肤监测」才能真正帮助医学美容与保养品的进步

        制造/代理厂商自己都不知道的保养品风险<=「理论上」也只有临床长期监测的医师才会知道)

成分表上看不到的秘密不纯物<=保养品制造商不知道)

再谈「成分表」=化妆品不仅仅是成分表啦<=容器制造商不知道­

韩制IPKN BB霜含荧光剂恐致癌=广告/新闻阅读<=代理商不知道)

        所以,「保养品的真相」是

谁能够真正「了解」保养品?只有「正确肌肤检测」才是真的

「使用后皮肤真正变好才是硬道理」:从另一篇部落格文章谈「成分表的阅读」

科学永远需要进步,只有「肌肤监测」才能真正帮助医学美容与保养品的进步

肌肤监测是否可以「预测」保养品伤害?

回到您的「问题」

首先,关于A品牌PGAB品牌PGA之间的问题,闪亮亮的不一定都是金子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这些不同品牌之间的PGA,究竟谁是安全的?谁具有某些风险?

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主题:不是所有含PGA成分的产品我们都相信

其次「保鲜膜闷敷」这个行为是有风险的

        不要选用风险保鲜膜:比方说PVCPVDC,以免释出有毒物质。建议选用PE材质。

        保鲜膜闷敷的目的是「增加成份(包括水份)渗入」,所以可以做到粉刺与毛孔堵塞自我敷面法粉刺溶解效果。使用「保鲜膜闷敷」可以让「好东西走的更深些,毒品也走的更深些」。使用保鲜膜闷敷法,绝对要慎选「被闷上去的保养品」(详见「错误」保鲜膜湿敷法的超级伤害风险!

最后,您提到的「脸颊有点泛红,摸起来粗粗的,有时候有点痒痒的」,究竟是使用产品的伤害?还是原先的敏感肌肤发作?目前信息不充足,不适宜判断。建议您寻求肌肤监测的协助,以确定状况,并采取因应方式。

结论:

医学是很严谨的,无论从证据、逻辑、推论到最后的思想形成,都必须经得起实务验证。您所询问的问题无法如此回答,建议使用这些保养品前,建立肌肤监测基础;之后反复监测肌肤反应

最简单的结论就是:好的终端产品,使用后肌肤就会变好;反之坏的终端产品,使用后肌肤就会变坏肌肤监测确实可以「预测」保养品伤害!

无论成分表如何绚丽,厂商的广告词如何动人只有「使用后皮肤真正变好才是硬道理」!

谁能够真正「了解」保养品?只有「正确肌肤检测」才是真的

补充阅读:

这次已经给了这么多篇了请饶了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