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办幼儿园校园 |
分类: 校园.声音 |
这两年广州市的幼儿园可谓名扬全国。2009年,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细心人发现,广州市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达6000万元,人们随即开始口诛笔伐。今年1月,新华社记者发现,广州市8所机关幼儿园依然拿着8349.82万元财政补贴。当地“两会”,代表委员也要求给个“说法”。
人们的不满是有理由的。当年,很多企事业单位为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都办过托儿所、幼儿园。后来出于提高效益等多种原因,单位托儿所、幼儿园作为一种福利被纷纷取消。与此同时,机关幼儿园却依靠财政拨款活了下来,而财政拨款说到底是老百姓的钱,人们当然有权要求取消公务员这项隐形“福利”,何况“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此次,广州市决定,2013年教育部门办园、市属机关办园面向社会电脑派位(或其他方式)招生的比例为70%,2014年达到80%,以后逐步增加直至2016年不低于90%,不仅顺应民意,而且在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会不会出现,富裕家庭的孩子通过“摇号”进了公办园,没抽到号的公务员只能多花钱送孩子去民办园呢?应该说,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高。本来,社会现实异常复杂,政策设计只能保证制度公平,很难保证所有的个体在其间都感觉公平。但是,这也反衬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社会供给严重不足。条件好、师资强的公办幼儿园是稀缺资源,除非肯掏大价钱,否则很难找到理想的民办园,因为为数众多的民办园在财政分配中处于劣势。据调查,在广州1500多所幼儿园中,享受财政拨款的公办幼儿园不到10%。可以说,在某种角度上,“摇号”这种相对公平的形式,是被财政对学前教育进行投入时的不公平给逼出来的。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体制,那么优质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园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我们只能年复一年地“摇”下去。
有网友表示,把来之不易的公共财政继续大量地补贴到公办幼儿园身上,是损不足益有余。广州市政协委员也表示,既然现在无法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就应该把资金均衡分配给每一所幼儿园,不论民办、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