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大盗”案捉耗子更要捉懒猫

(2012-06-07 09:17:56)
标签:

黄金

大盗

耗子

懒猫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近日,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宋文代被查贪污公司黄金60公斤、白银1.4吨,此外还有数千万元赃款。宋文代2002年进入公司管理层后一直被举报。为防意外,宋文代将贪污黄金藏在北京某小区车库的汽车后备箱内。

    律师在分析本案时认为,能人不修德、时势造“枭雄”、监管不得力,是宋文代成为“黄金大盗”的“三要素”。其实,化繁为简来看,撇开似是而非的障眼理由,这个国企老总变身“黄金大盗”的主要原因只有一条——监管不得力。

    每当有贪腐案件曝光,总是有这样的惋惜声音:在取得工作成绩的同时,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淡薄了法纪观念,一步步滑向堕落的深渊云云。言语之间,既有惋惜,也有无奈。然而,对手握经济大权的国企高管,无论他是能人还是庸人,在法纪眼中并无区别,都应该享受无差别的严格监管。为了对国有资产负责、对公众负责,无论国企高管有德或无德,监管都要“严防死守”。所以,简而言之,在当前的法治社会中,决定国企利益安全系数的基础是法纪执行力,而绝不是国企高管的所谓个人素养。

    处理此案的检察官惊叹宋文代是“双百”贪官——“百查不倒、百炼成钢”。难不成这个黄金大盗真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真有瞒天过海的神通?宋文代执掌乾坤公司的过程,其实就是转移、偷盗、侵吞国有资产和职工财产的过程,其贪腐历程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贪腐数额巨大,作案次数频繁,持续时间漫长,作案明目张胆。与贪腐道路上落马的“前辈”相比,这位“黄金大盗”的贪腐手段既不够创新,也不够隐蔽,甚至连一切惯犯必备的基本素质——谨慎——都不具有。所以,“黄金大盗”成功的奇迹,并不是宋文代本人有多神奇,而是监管体系中有了神秘的漏洞,才使得反常的巨贪行为顺风顺水。

    连续作案十年,被连续举报十年,侵占了职工近千万元利益,真金白银数千万元地往家里搬,蠹空了一家营业额数十亿元的大型国企。这样的重案十年不破,不是监管体系存在明显漏洞,就是监管部门责任人失职、渎职乃至沆瀣一气。

    逮住宋文代,好比抓住金库里一只会钻漏洞的老鼠,固然值得欣慰,但黄金大盗一案并不能就此结案。在宋文代春风得意的十年间,那些对国有资产流失熟视无睹的监管部门,那些配合他钻政策空子的地方官员,那些对群众举报置若罔闻的纪检干部,必须逐一处理,才能把国有金库的漏洞补上,才能让别的金耗子死了贼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