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布罗夫尼克一共有三个城门,西面的派勒门(Pile
Gate)是主城门,公交总站就在门外,每天人潮汹涌。西北面依山而建的斜巷上方有扇小门,是距离缆车站最近的门。我住在东面的Ploce区,每天从Ploce城门进入城内。
每天上午九点左右,就会有无数举着小旗子的导游带领着一群群世界各地的旅行团从两个主要的城门进入城内,加泰尼亚大道上的人流犹如十一国庆的上海南京路,石板路光可鉴人。日暮入夜之后,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艺术表演。
通常,我会在清晨七点半左右进城,游荡在北侧的巷子里,几乎走遍了每一条沿着山势而建的斜巷。在景点开放后,偶尔参观一、两个。午后,就躲在公寓的阳台上,吹吹海风。傍晚,爬个城墙或者坐缆车上山,或者还是坐在阳台上。所以,我的镜头里,没有杜城内的夜晚。
▼1 Ploce大门前的石桥。透过石桥的孔隙,可以看到码头。
▼2
Ploce城门。
▼3
清晨的加泰尼亚大道。
▼4 最初作为雨水收集地的斯蓬扎宫(Sponza
Palace),一度是海关所在地。每次看到大门上的标记,总觉得是一只超大的蜜蜂。
▼5 大公府(Rector's Palace),如今是杜城博物馆的文化历史分部。
▼6
回廊上的石柱细节。
▼7 斯蓬扎宫在钟楼的北侧,市政厅以及大公府则坐落在钟楼的南侧。市政厅兼剧场前也是许多演艺活动开展的地方。这里有一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散文家marin
dizic的雕像。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先生的大鼻子、后颈部和手被摸得锃亮!
▼8
▼9
古城北侧都是一条条的石阶斜巷。
▼10
▼11
▼12
▼13
▼14
城内,尤其加泰尼亚大道和斜巷一带的餐馆价格普遍较贵。可是经受不住一边吃早餐一边赏人流的诱惑,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当然也和乱收费的服务人员斗了一番智。
▼15
吃完早餐,城内已经人潮挤挤。先去大公府内转了转。博物馆室内及展品不能拍照。地下军械库展出着内战期间的历史照片。
▼16 曾经的监狱。
▼17 从大公府可以看到杜城大教堂。
▼18
教堂顶部四周的石雕。
▼19 教堂内部的祭坛。图中最左侧的是提香所绘的《圣母升天》图。
▼20 附近的贡杜里奇市场(Gundulićeva
Poljana Market)是古城内唯一的农贸市场。看看就好,价格偏贵不说,还会乱收钱。
▼21
这个区域,也是当地人举办婚礼的热门地点。
▼22 市政厅前经常会有演出。
▼23 卢扎广场中央的奥兰多石柱,建于1418年,象征着城市自由贸易的精神。雕像手里的长剑是当年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的度量衡标志,长为51.1厘米。
▼24 守护神圣布莱斯手托1667年地震前杜城模型的雕像在城门随处可见。这位老人据说是3世纪时的医师和主教,在10世纪时托梦给一名牧师,提醒他威尼斯军队准备入侵。卢扎广场旁还有供奉他的教堂,建于1715年的圣布莱斯教堂。除了教堂顶部的石雕,主祭坛上还有他披金镶银的雕像。
▼25
▼26 城内的商店。
▼27
▼28
▼29
▼30
▼31
▼32 走累了,吃个当地人推荐的冰激凌。
▼33
城墙外的简餐厅,景观绝佳,但是只有薯条和饮料。
▼34
在城墙附近的Azur,颇有点东南亚风味。
▼35
派勒门旁边的大欧诺佛喷泉是曾经城门的水源。
▼36 附近的圣方济修道院是达尔马提亚地区最美丽的罗马晚期建筑之一。修道院内有欧洲最古老的药房和药房博物馆。药房所售的手霜和面霜是手信的绝佳选择之一(
【前南游】照例购物篇开头)。药房博物馆无论是建筑还是展品都值得一观。
▼37 巴洛克式回廊上60根各异的罗马-哥特式双支柱是建筑最出彩的地方。
▼38
▼39
▼40
药房博物馆内。
▼41
派勒大门。
▼42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