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用一天的时光走完一个地方,那么一个连着夜晚的下午加上一个上午,应该是最完美的了。傍晚和清晨,是阳光最柔美的时刻,再平凡的景色在添上一份天然的金色后也会妖娆许多。挑一个有特色的旅馆,冗余的大包小袋可以扔在房间里,轻装上阵。再次上路也是第二天中午的事情,大可以慢慢游走在大街小巷,想看什么看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这样纾缓的心情,仿佛自己是一个不急着回家的当地人,用崭新的眼光打量这个旧城镇,亲切和自如的感觉妥帖无比。
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加勒新城的火车站,叫了一辆突突车来到老城的旅馆。放下负重,稍事休息,我们四个沿着海岸的方向行走。渐渐地,一如往常,四个人走向了四个不同的方向。从海边的灯塔走了一段海堤,绕回巷子里,再走到钟楼,站上钟楼附近的城墙,发现自己再次走到了海堤上。
▼1 四百年前荷兰人筑造的这面防御海上敌人的堤墙,挡住了2005年的海啸。

▼2 十二个棱堡如同绽放在印度洋畔的花瓣,而我沿着花瓣的边缘密密衍缝。
▼3 两个孩子嬉闹着和我擦身而过。他们在棕榄树旁的堤墙上坐下,对着阳光诵读。

▼4 蓝色的波涛卷着白边翻涌在我和他们的脚下。

▼5
城堡内的小山丘上放风筝的一家子。无论是科伦坡还是加勒,只要可以放风筝的地方,都飘扬着各型各色的风筝。不知为什么,总让我联想起《追风筝的人》。无论是处于战乱中的阿富汗,还是战后平和的斯里兰卡,能够无拘无束地奔跑在天空下,迎风飞扬的快乐是最值得珍惜的吧!

▼6

▼7 站在这里,高高的红色尖顶是All Saints Church,近处白色尖顶是佛塔。

▼8
打板球的人们。据我们的司机SAM说,这是斯里兰卡人最喜爱的运动,而且成绩已经超过了引进国——英国。

▼9 海堤边的果树。

▼10 果树下的金椰子摊。

▼11 西坠的太阳透过碉堡的残垣。聊天的小伙子们发现我的镜头,腼腆地笑着。

▼12

▼13 旗岩上等待日落的人们。

▼14
我索性在这个炮台的边缘坐下。于是第一位访客是这只小花猫,它先在五步开外歪头看了看我,然后迈着方步走到我跟前舒展着趴下。等我对着它打完招呼,拍完照之后又挪着碎步不知跑去了哪里。期间还有人笑着对我说:“这只猫真可爱!”

然后走来一个小伙子,抱歉忘了他拗口的名字。小伙子居住在新城,在老城的一家茶店里当店员,每天早晚会沿着堤墙跑步。他说中国人很害羞,不太说话。他问我加勒好不好?上海的冬天下不下雪?我告诉他上海有冬天,偶尔会下雪。夏天和这里一样,差不多有三十多度。我问他对不对?他一愣,回答我:“我们从来不关心温度,反正天天都是这样。”换做我楞了许久,对啊,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气候不知道是轻松呢还是太过简单?
▼15 然后,来了这一对。在我面前不远处坐下,喃喃细语融化在海浪里。

▼16

▼17

▼18

▼19

▼20

▼21

▼22 直到日头没入海面下,和朋友们再次碰头晚餐,一杯冰啤分享分开后彼此的发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