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这条蒸汽火车线路纯粹是意外,本来是想尝试最著名的基督城到格雷茅斯的旅行火车的,但是自驾行程没可能成行,于是胡乱查着火车。结果发现了两条古老的短途蒸汽火车,一条是位于奥克兰近郊的Glenbrook
Vintage Railway(http://www.railfan.org.nz),可惜时间凑不上;另一条就是金斯顿快车(http://www.kingstonflyer.co.nz)了,距离皇后镇45公里,位于瓦卡提普湖的南部,往蒂阿瑙也是顺路,每天都有4班。立马就选定了后者。
这条火车线路的产生要回溯到19世纪蒸汽火车的黄金年代。在当时,蒸汽火车是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开创了一个新领域。1862年,瓦卡提普湖区发现了黄金,一条通往丹尼丁和因弗卡吉尔的运输线被提上日程。1878年7月,到达金士顿铁的铁路线贯通。
1890年,第一条往返于金士顿和戈尔之间的客运火车通行,五节车厢组成、由美国车头推进的火车车速达到60公里/小时,被称为“Flyer”——飞车。飞车于周一、周三和周五往返于金士顿和戈尔,周二及周四开往因弗卡吉尔。在节日高峰时间,增设通往丹尼丁的线路,以满足前往皇后镇乘坐蒸汽船旅客的需求。1950年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乘客逐渐减少。1971年,新西兰政府计划重建火车线路作为历史保留区。今天,14公里的线路往返于金士顿和Fairlight。
▼1 出皇后镇没多久,就下起了阵雨,然后半弯彩虹在前方若隐若现。

▼2
早就听说南岛是彩虹的家乡,原以为只有夏天才会看到,没想到初春竟然也出现了彩虹。开始还手忙脚乱地拿出相机抢拍,结果这条彩虹跟随我们到了金士顿。

▼3 拐入火车站区域,大大的“金士顿快车”招牌出现在彩虹下。
▼4
如果不是指示牌,是怎么也想不到这里藏着一座火车站的。没错,镜头包括的山脚下的一小块地方,就是整个区域了。
▼5 对面就是沐浴在太阳雨和大风下的瓦卡提普湖。

▼6 车站。左侧被火车挡住的建筑侧面有个小窗口是售票处。我们到得早,售票处还没开,天冷,就躲进了建筑右侧的咖啡吧。

▼7
叫了好一阵子,才出来一个抱着婴儿的女子。得到火车会准点开的肯定答复后,煨着壁炉暖和的火烟,想想外面大得飞沙走石的寒风,我一步都不肯挪了。虽然吃过了早餐没一个小时,还是买了一杯咖啡、一块松饼。

▼8 壁炉周围放置了很多旧物件,炭笔画、防风油灯,甚至还有一块黝黑锃亮的煤!
▼9
估摸着差不多该上车了再次出门,果然火车头从远方姗姗而来。

▼10 上车啦!

▼11
车厢内完好保留了19世纪20年代的装饰。车票没有指定座位,除了头等包厢外,随便坐。我们选择了有小吧台的豪华车厢,除了我们,还有一大家子带着好几个小孩非常热闹。另外两节,一节坐了一家当地人,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他们是“Kiwi”。另一节是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带了一对十七八岁的情侣。

▼12 检票“奶奶”,顿时有一种时光纾缓的感觉。

▼13
豪华车厢后还附着一个小洗手池,就是洗手用的。吧台如今已经不卖酒类和软饮料了,改售宣传册和明信片,一本厚厚的留言本记录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言,我也添了一笔
。

▼14 车厢一侧的紧急制动阀。

▼15
没一会儿,车厢里的几个孩子就活跃起来。这位楞要一个人站在座位上,随着火车的行进摇来摆去。她的母亲只好一只手远远护着。

▼16 车窗外是荒野景象,“呜呜”的汽笛声中蒸汽滚滚。

▼17
看到最多的依然是这种黄色花朵的灌木。绵羊似乎很喜欢吃,还喜欢躲在里面避风雨。看得我暗暗咂舌,要知道看着妩媚的黄花,叶子如同木刺一般,戳到手上痛得很。

▼18 正是绵羊的产羔期,沿途都可以看到蹒跚学步的小羊。

▼19 终点站Fairlight,有不少想看火车又不愿意乘坐的人早早等在这里。
▼20 要说是车站实在太勉强了,也就是一个停车点。屋子里面就是一个纪念品店。

▼21 车头与车厢脱离,然后沿着副轨绕一个大圈到车尾。这样,车尾就变成了车头。

▼22 车头再倒入轨道。

▼23 与车厢合拢,人工链接。

▼24

▼25
▼26
抛光的黄铜和钢结构、白漆车轮、红色凹槽边杆和光滑的黑色油漆,火车头一丝不苟地保留着旧貌。

▼27 车头内部。加煤口。

▼28 另一个好奇的孩子。

▼29

火车再次启动返程的前一刻,车下跑过来一个老人,问我从哪里来?我回答中国。他兴奋地说:“我是美国人,是二战时的士兵,知道这列火车可以通往哪里吗?”我摇摇头,他一边追着火车跑,一边喊:“千万别告诉日本人这列火车通往……他们会毁了……”虽然没听清最后他在喊些什么,但老先生的热情和幽默还是逗得我哈哈大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