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那几天,除了其中有两天下雨之外,其他几天都是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因为一直以来就听说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很诧异,后来听钟爱的飞鱼秀回放时,才明白原来我是捡到了。
恭王府的时间也是捡来的,本来以为自己不会有游玩的时间,所以也就找了几家可以吃晚饭的餐馆。后来自己晚了两天回来,再加上第一天早到了,下午才是报到,正好来过北京的好友短信我,恭王府很值得去,就临时google了交通。地铁很便宜,2元钱随便坐。顺便再哀怨一下,上海地铁起步就是三元,我每天光地铁来回就要8元啊!
没有买套票,就买了门票。后来才知道原来前者可以在王府的戏院里喝盖碗茶听戏。
▼1
天气真好,进门就是蓝天白云绿瓦红窗。

只知道这里曾经是大贪官和珅的家,后来变成了清末一个王爷的官邸。走完之后,没有对宅邸的主人更换产生更深的了解,倒是牢牢记住了对周恩来主席对古宅的尽心保护。这次北京走的地方不多,但维护最完好的建筑莫过于恭王府了。
典型的四合院建筑,虽然进数不少。因为在山西看了太多的四合院,一重重的也太容易迷路,所以都是乱逛的。
▼2 每一个院落都很规整,看着简直一模一样。

▼3-4
多福轩。挂有慈禧太后写的匾额“同德延釐(同‘禧’)”。艳阳下,这架门前的百年藤萝让人心旷神怡。

▼5
透着奢华和贵气的细节。

▼6
其中一个院落正在举办画展,集中展示着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恰好经过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很有时光流逝的恍惚。

▼7
锡晋斋本来会被我忽略,正好有位导游在那里说:“请大家把头伸进去闻一闻屋内的香味。”等簇拥的团队离开,我也好奇地伸头进去深深吸了口气,果然有淡淡的好闻木香。整间屋子有上下两层,包括家具全部是楠木制作,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的。检索资料后发现,是仿造紫禁城宁寿宫逾制建造的,和珅被定死罪的证据之一。

▼8
后院“九十九间半”的小弄堂。

▼9
后罩楼的佛堂,门面都用玻璃全部隔离保护。

▼10
透过玻璃看到的内部。
▼11
走道。

▼12
后花园有两扇门,这扇是西洋门,据我蹭听到的是与圆明园的西洋门完全相同。光影下,有着说不清楚的无言叹息。

▼13
另一边入口仿造榆关建筑,边上有座龙王庙。

▼14
庙前的水井周围挂满了祈福牌。

▼15
还有树上。

▼16
迷你城墙上。

▼17
城墙另一端连着假山,中间一座供着黄大仙的神龛。

▼18
花园的一角。

▼19
悠游的鸭子。

▼20
“福”字所在的假山上,人造水雾定时喷射,即降低了温度,又有仙境般的错觉。

▼21
当然不能免俗,排队进入假山下的洞内看了一眼康熙写的“福”字,连带摸了两把。怪不得龙王庙前还有王府外都是铺天盖地的“福”。

▼22
安静的花园一角。

附一段搜到的资料:建国初,周总理在一次接见外宾之后在花园无意中发现假山上面石头的形状象龙头,按说龙头下必有国宝,于是马上打电话给郭老(郭沫若),打开被封的洞门,发现了福字碑,经过文物部门的考证,确认其为康熙当年写给孝庄太后的福字,而盖在福字中央刻着“康熙御笔之宝”的大印已成为当今世上所留的唯一一个完整的康熙大印印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