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京都的那天,恰逢暴风雨,解老大她们顺理成章地在京都站的伊势丹大淘特淘,我则窝在酒店房间里休息。眼看着风雨小了许多,搜索了下地图,准备就在附近走走。
我们住的地方距离京都站步行也就十余分钟,离东本愿寺更近,出小巷街对面就是。临时上网查了下东、西两个本愿寺的资料,决定先走远的那个。
▼1
西本愿寺隔壁的本山兴正寺,很小,是为避雨进去的,结果出来时天空居然放晴了。可惜不是雷雨,眺首半天,没见到彩虹。全木结构的殿堂,由回廊连接,需要脱鞋入内。雨虽然时停时下,风却是大得紧,檐下悬挂的彩布在风中猎猎飞扬。

▼2
庙小,但是精致而辉煌。
▼3
头顶的灯(得多少金箔啊)。

▼4
这是西本愿寺御影殿内。由于西本愿寺不在我这次的计划中,功课没有做足,没注意到御影殿建筑是独立的,在它隔壁的还是西本愿寺,以及所属的庭院。所以只在御影殿的范围内逛了逛,心里还直犯嘀咕,怎么这么小的寺院还称为京都最大的寺院呢?

▼5
御影殿本身还是不小的,如果不是有人拉开侧边的纸门入内,我还以为都处于关闭中的呢。
▼6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暴风雨,只有寥寥数人,以至于有一刻,整个殿堂内除了入口的看门人,只有我一个。这种感觉很奇妙,棉袜踏在温润的榻榻米上无声无息,暗色油润的木质建筑散发出隐隐约约的醇香,可以听见风吹打纸门的晃荡晃荡声。恍惚中,让人萌生出《源氏物语》中描绘的荒野寂寥,浓稠夜雨待客来的联想。
▼7 走廊里,金灿灿的夕阳。

▼8
院落的枯山水被风雨打平,湿漉漉的。落水管里水声滴答。

▼9 被精心呵护的古树,新芽已萌。

▼10
站在回廊上,隔壁的兴正寺如同一幅画。

▼11
往东本愿寺的小巷。安静、整洁。十字路口虽然少有红绿灯,但只要是经过的车辆,看到我总会先停下来等我过马路。于是,走路变得很简单,只要专心地享受走路的过程。

▼12
放学的孩子。

▼13
走到东本愿寺时,已是闭门的时候,只能在门口张望了一下。

▼14 寺院的正门是条主街,街心绿化里的两排樱花才开了三两朵,风雨后,倍添娇弱。
▼15 寺院墙外。

▼16
幸运的是,在经过东本愿寺的侧门时,看到了这样让人惊艳的一幕。有时候,一眼足矣。

▼17
院墙边,还有小河缓流,一只鸽子拍着翅膀飞过,待它停留时,才发现水面的京都塔倒影。
▼18 抬头,喜悦如天高云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