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除了夏特,油菜花、石人和天马也是最为有名的景物。
然而我们这一行在本质上都是懒人,除了美景和美食能让我们动心之外,都是宁可窝在车上胡扯的主。小洪纳海,有石人,位于昭苏亚麻厂的后面,离县城不远,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几个因素考量下来,才一致同意驱车前往。
一路上,有小片小片的油菜花田绽放在油绿的麦田之间。这里的油菜花季节应该是6月中,还真没想到在6月初的时候能够看到,可谓是意外的惊喜。

小小的一片嫩黄,在镜头里绵延成一片璀璨。原来,镜头也是可以骗人地。

门票不算便宜,要20元。可以选择骑马,看看目力能及处的下马点不算太遥远,也没问价格,安步当车慢慢走就是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左右,就到达了石人所在的这块区域。

据考古专家说,这一片应该是6-9世纪突厥人在这里停留过的证据。而雕刻石人的理由却很有分歧,一说当时的突厥人信奉萨满教,认为肉体死亡而灵魂不灭,所以留下石人承载灵魂与活人同在。也有说墓前竖立石人是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衍生出来的祖先崇拜,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更有一种比较残忍的说法是,突厥战士杀一个敌人就可以在墓前树一个石人,以此昭显其显赫战功,个人觉得最后一种说法不可取,要是那样的话,光雕刻石人就来不及了,更何况一般的战士怎么可能让族人为其邀功?
历经岁月的石人早已被风雨磨砺地棱角全无,甚至只能勉强辨认眉眼。至于什么手中的刀和酒,脑后的九条或十条小辫子只能用想象去和资料重合。

转了两圈,很快就结束了。回转,远远看到离入口不远处的地方围着的人不多,听着声音却很热闹。走近,才发现是两个人正骑在马上兜着圈子吆喝。看了一小会儿才明白是在争抢一只鸡毛做成的假鸡,边上还有一个不时拉开马头不停发出喝声的人。问了才明白,这是为一个多月后的那达慕大会做热身呢!

整齐的马鬃,油亮光泽的肌肤,跑动间律动的有力肌腱,真是好马!

出口旁边的地上,那一大块平整的白布上,这时有了几个当地哈萨克妇女坐着。起初还以为她们在晒太阳呢!看了一会才觉得不对劲,她们似乎是在把白布缝合在一起。

缝这么大一块做什么呢?

要说是帐篷上的毡布也不对啊,不光颜色不对,厚度材质也不对。


往远处看看,就可以明白了,原来这是在缝帐篷外面的装饰布呢!

如果石人真的有灵魂,应该也很满意这样的生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