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2011-06-23 23:11:30)
标签:

旅游

分类: 倔驴之趴趴乱走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9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年间,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名云冈石窟。

    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共有大小洞窟53个,其类型以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为主。计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最大的高17米。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石窟的售票大厅很特别,位于地下。一楼通往地下的自动扶梯上就陈列了一架子佛像。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中央的透天大厅,本木色的佛像,暗红色木柱和窗棂,白墙上方一排小小佛像,到了这里,喧哗声陡然小了许多。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四周的休息室简洁大气,树枝上栖息的金色小鸟、持红灯笼的石雕侍女,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让我不由得坐在这里,再一次打开有关石窟的介绍,细细品读。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豪华、整洁的卫生间。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入口,是云冈创始人昙曜的塑像,衣袂飘飘。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按照路线,首先看到的是东部窟群,即1——4窟,均为塔洞。风化真的比较严重,不要说第4窟已经风化坍塌,窟外的雕塑也已经消失不见。1-2窟,都是中间顶天立地的佛龛塔。门口确实有寒泉的指示,可是没看见,至少已经不在窟前了。【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第3窟,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据说是昙曜译经楼。根据资料,这里应该分前后两室。不过,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后室的一佛三菩萨。佛像居中而坐,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注意到了佛像脸面圆润,双下巴了吗?这是初唐时期的塑像特征。而佛像身上的一个个洞,是古代维修方法造成的。当时的修缮是给佛像重塑金身,即包上泥皮后上色。这个过程中,会在佛像上插木楔子,以便固定包泥。天长日久,泥皮掉落,就露出了这些洞。【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9个中部石窟,是云冈石窟的鼎盛之作。

   5和第6窟是一组双窟,公元465-494年孝文帝迁洛前开凿。5窟里有云冈最大的释迦牟尼坐像,据说膝上可站120人,一只脚可站立12人。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没有老挝生命之树的绚烂(【老挝】琅勃拉邦——生命之树),朱红色的枝条简洁流畅,富有张力。6窟则有第一美窟的美名,基本类同第2窟,然而宽敞宏大许多,雕刻也精致。从顶到地面的塔柱,上方雕有四方佛,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下面是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四壁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可惜,这两个窟都不能拍照,只能将它留在脑海里。

    窟前,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柱顶的鬼脸夸张艳丽,大爱。要是有这种冰箱贴,下手肯定毫不犹豫。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78窟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7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云冈和平遥,也是我此行中看到来自各国的游客最多的两个地点。不能不说,相对而言,老牌景点是最值得一观的,很多新开放的景点根本无法相比。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个人感觉,这组双窟内的雕像相对一般,更有吸引力的是拱门的雕刻。无论是两窟间的拱门上飞天围绕团莲,还是各自拱门上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都非常罕见。可惜,原本被称为云冈六美人”的6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怎么也找不到,问了安保人员,他们说早没有了。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9-13因清代施泥彩绘而得名,又称为五华洞。从外观可见一斑。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站在石窟面前,“壮美”是唯一的感叹,“颈酸”是每个人的共同症状。照片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直到第15窟万佛洞前,才稍微缓了一口气。这里的黑色是当时居住在洞窟里的居民烧煤所致。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16-20窟是北魏早期(公元460-470年)的石窟,由著名高僧昙曜负责开凿,习惯称昙曜五窟。据说当时建造是为了显示出北魏皇权的至高无上,5个石窟中央的巨大如来佛像分别象征了北魏的五代皇帝。

    16窟的三世佛高13.5米,显示的是道武帝拓跋珪征服鲜卑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气概。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17窟的特征是窟小像大,突出表现了明元帝拓跋嗣的盛气凌人、飞扬跋扈。【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接下来的是太武帝拓跋焘,据说他的面部表情露出一种忏悔的神态。反正我没看出表情,倒是有点小纠结,灭佛的人成了佛,这是恩将仇报还是有仇报仇?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19窟了,这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6.8米,端庄稳重,是景穆帝拓跋晃的象征,重点是这位是佛教的崇拜者。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窟内满雕千佛,西侧的罗眼罗实子因缘像,颇具西方造像风格。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19窟门口。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20窟的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标志。以下根据资料:“他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势为大目如来定印状,定印,又称禅定印,是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的意思。据说释迎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露天大佛是文成皇帝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大佛的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键陀罗造像和中亚牧区服装的特点。”【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21——45窟属于西区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建筑工程。开凿时间494--524年,规模不大,每个洞窟都小很多。很快就走完了。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倒是从西区看露天大佛,有看尽人间的感觉。
【古唐山西】大美云冈
    出景区,在出口的邮局买了一套明信片,敲上专属的邮戳,一一填给友人,满是欢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