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Thien
Trung Hotel大厅登记的时候,老板指着正面的墙壁告诉我们:“That is My
Son。”哦,是吗?既然老板那么骄傲自己的儿子,作为客人当然要捧捧场。可是我上下左右瞅遍了整面墙,只看见一张很大的旅游广告招贴,没看见一个人影。Ivy同样一片茫然,我们一同铩羽而归,告诉老板:“没看见。”老板一蹦三尺高,跳到招贴画前,指着一片废墟:“My
Son!”
我的脑海里一下子想到了美森谷地,这才醒悟到作为越南四个世界遗产之一的美森英文名和“my
son”一模一样,Ivy和我异口同声地喊:“Yes,I know,My Son.”
第二天晨起,刚下了一场夜雨,空气里湿漉漉的。在小巷里花了差不多人民币5-6元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喜欢法国面包。当然更怀念柬埔寨每次吃到的都是烘烤过的面包,又脆又香,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这一顿也很不错,培根、鸡蛋、蔬菜,营养全面又好吃。(看着好像烂广告,
……)

吃饱,就在市场边上叫了两辆摩的,砍价不成,10美元一辆,来回加上等待的时间。好吧,就那样吧。
没想到,路是那么远,足足坐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一路上,都是青翠的稻田,有点小雨,没有拍照。
下车,还需要走一小段路,付了60,000越盾的门票,才是My Son
Valley的入口。没走多久,眼前就出现了类似吴哥窟的遗迹。
这里,是全越南规模最大的古占婆国宗教遗址,被称为“越南的吴哥窟”。早在四世纪,占族人(现已被越族同化,归入越族)就在此建立了印度教寺庙。随后的各个世纪,占族人不断扩建,从而使这里成为占婆国的宗教圣地。十七世纪末,占婆国被越南的阮氏王朝所灭,美森圣地逐渐荒废。直到二十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家研究占族历史,才开始加以保护。
整个谷地一共建有约70座的印度教寺庙,然而就我所见,已所剩无几。第一片我所见的,已是整个遗址里最完整的了。
尤尼和林迦被莲花座隔在两旁。我恶趣味地想着为什么要把这两件应该在一起的东西拆开来放呢?

佛塔之间的距离很近,塔上长满了野草。内里很多都坍塌了,门口竖着“danger”的警告牌禁止入内。两三个能够入内的,四壁头顶也都是空荡荡的,啥米也没有。

占族使用红砖建塔,也因此,很多雕刻的细节都被腐蚀了,尤其是面部都是模糊一片。


墙角的绿草倒是千姿百态,很是繁盛。

在这里,我们还遇见了火车上的法国女子,在一个私人导游的陪同下,坐在一隅拿着录音机。她说:“听,很多声音,水声、树叶的声音,还有鸟叫。”她要把这些录下来,带回去作纪念。
在潺潺的流水声里,在若有若无的树叶梭梭声里,还有高树里隐藏的鸟鸣里,我们走过一座木桥,去第二区域。回首,仅隔一条溪流的塔群被树林遮掩地严严实实,只能刻意寻找一个树枝间的缝隙才能勉强看见。很难想象,当年是如何重新发现的。

右边是小溪,左边是齐人高的土墙。墙上小白花摇曳。

绕到土墙的缺口,是深深的震撼。旷野里,完全看不见一丁点的建筑体,连残垣断石也不多。

它们就按照当初人类赋予它们的模样矗立在这里。然后,被遗弃,被风吹,被雨淋,被日晒……

是人建筑了它们。最终,是时间,改造了人,并且继续塑造它们。

那一刻,我渐渐了悟,有些破碎的完美,同样是一种完美,不必再去重塑。重塑的,亦不再是当初的那一种完美。


离开,被传来的笑声吸引。走过去,才发现有一群当地人在野餐。很明显是一家人,看到我的微笑,很热情地邀请我。可惜自己浑身上下没带一点可以还礼的东西,只能很遗憾地拒绝了。
继续往前,通过这条林道,是最后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同样很让人意外。只有两座完全看不出面貌,被埋在灌木林里的小塔,还有一堆遮挡在大茅屋下的砖石堆。
让人好奇的是,无数人绕着砖石堆绕圈惊叹。好奇心作祟的我当然也要细细观察。大家指指点点的是这一片片的白色。在树木、草棚的遮掩下,需要侧对着阳光才能看得见。
猜到是什么了吗?宾果!蜘蛛网!居然有隧道哦!只是,蜘蛛先生在哪里呢?

这里!这里有一只,我可是瞄了很久,才瞄到一个很配合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