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的炎热养成了我早晨出行的习惯。于是,依然是上午,晃荡在“突突突”黄尘飘飘的突突车上,向光西瀑布靠近。

一条曲曲弯弯不见人工雕琢痕迹的小径,有潺潺的溪流,偶尔见点点的紫色小花。将身后逐渐热烈的阳光和尘土隔绝在外。不知名的鸟儿在头顶的树冠间啾啾鸣叫,偶尔还可以听见扑棱棱的飞翅声。

阳光透过高处树木的阴影,照亮了竹丛,银色的大芦苇尾巴摇曳生姿,闪闪发光。直径三丈方圆的小水池沉淀着乳青色的光泽,高处的水流因着小小的落差滑入水池,令水面犹如一匹刚编织的绸布卷向下游。

这里已经有石阶可以拾级而上。附近的平地上有三两的石桌,还有石凳围绕。桌面上摆放着一些食物,人却不见踪影,应该也是上山去了。

池底的钙华混着水色,深浅不一的柔和青绿,形成一片琉璃镶嵌的梯田。

在往上走,赫然发现这片瀑布活脱脱九寨熊猫海的缩影。

远远就能听见人声朗笑,走近前来,才赫然发现这一池深绿。虽然琅勃拉邦的2月最高温度达30℃,可是密林中的这处幽地却让穿着长袖的我有一丝丝的凉意。毋论是水中了。然而却有两个西方女子缓缓步入水中,那惊呼的笑声就来自于她们。
请注意看左侧伸入水面上方的树枝。

据说从这里跃入泉水时,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许是因为二月的气温还是凉季,且是上午,游玩的人并不多,故而想要尝试这种感觉的人就更少了。我眼巴巴看着一个白T恤男子站在树上许久,他最终未如我愿跳下水池。

到得最高层瀑布,远远就听见轰轰的水声,一条百来米的银链悬在眼前。

起初看着一群当地人大呼小叫聚集在栈道上,还有些不明所以。待得一个摄影师模样的人站在他们面前举起相机时,迟钝的我才恍然大悟。连忙晃过摄影师的背影,在他们没有解散前留下这张全家福。

回首来时路,舒畅的空灵感涌上心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