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之道听途说 |
D3)11月3日,周六、茨中-日下桶
早晨在马铃和鸡鸣中醒来,推开窗,远方的雪山顶上,已经有了一抹淡淡的粉色。匆匆洗漱完,便趴在床头对着窗外一阵乱摄。蓝天朝霞、雪山青树、屋舍炊烟、耕田健马,窗子框起来的分明是画。
等小武他们将行李打包、给马上鞍,已将近9点。鉴于昨天在明永矮个子的我骑了一匹最高大的骡子,骑上翻下很是艰辛,我选了一匹最矮小的马——中冲。4个人选定自己的马匹,一一准备上马的时候,才发现唯有我的马鞍前后都有扶手。嘿嘿!
沿路,斜坡下院内的人们纷纷抬头看着我们微笑,狗儿狂吠,不远处的澜沧江水静静流淌,更是令我趾高气扬。
而当诤发现连中冲的马铃声也是与众不同的清脆,小梁悄悄告诉我这是阿洛的马时,我简直是得意非凡了。
远远地,宗师在小桥的树底下等着我们,他虽然和我们一起走,却是全程徒步。
才上山的一段路,就有一点陡,窄窄的道路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很明显是水流冲击形成的。极目所见的植被大部分都是杜鹃丛,挨挤着马身。可以想见,春天的花海会有多么的壮观。
过一个小坡,依然是往上的路,植被变成了葱翠的松树,饱满的松果缀满枝头。还有一种不知名的果树。果实类似荔枝。嘴馋的我央求小梁给我摘了一个。剥了皮后,粉色的果肉不多,多是硬硬的小粒果核,有点清甜,有点涩。
俯瞰山下,青青的澜沧江在阳光下闪烁银光。正得意的时候,要下马爬坡了。明显累了许多啊!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在一个斜坡草甸暂时休息。已经看不见澜沧江了,只有白芒雪山连绵的雪峰在天际展开。身后,丛林茂密,山峰高耸。
片刻后,再次上马。在爬上又一个山口,下马休息的时候,小梁告诉我们,下了这个山坳,手机就没有信号了。
下坡,阔叶树渐渐增多。漫山的树叶犹如抽象油画,赤橙黄绿青层层渐染。脚底下是松软的腐叶,潺潺的溪流在不远处流淌。在大家走走停停时,小梁已经迅速削就了一根简易登山杖给了老张。(其实是给eason的,他不要。老张接手了,一直伴他走完碧罗)。
接近12点,又骑在马背上的我们到达了山谷中一片较大的草甸,四周是松阔叶交织的林带,色彩斑斓,云在山头缭绕。我大叫:“真漂亮,可以下马拍照吗?”
小梁回答我:“可以。”
大喜,连忙下马拿相机。却发现原来午餐时间到了,每个人一个实心大馒头。掏出火腿肠夹冷馒头,做成中式三明治,三两下下肚。再喝几口水壶里的热茶,真是舒服啊!
纵马在草甸上缓行,长长的松萝垂落在林间。小梁说这是夏季牧场,从5月到10月,迪马洛的人在碧罗雪山的西面放牧,而茨中的人则在东面放牧。于是,我猜想,当初这条路只能说是法国牧师沿着牧民的脚步传教,而不能说是他发现了这条路。
下午3点,转过一个弯,碧罗雪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又一次惊喜地要求下马,小梁告诉我,今天的宿营地到了,就在前面。中冲开始兴奋地小跑,到小木屋前还打了一个趔趄。
小武他们已经开始解马鞍、卸行李、烧火做饭了。我们几个撒开丫子就往外跑。
也是一个山谷牧场的所在地,西面就是高耸的碧罗雪山。屋前有一棵碧绿的树,树下就是露天马厩。北面不远处应该就是洛龙加龙河,再往北的山坡上有瀑布从山头跌下。宗师和eason跑得最远,跑到了河对岸的瀑布下。诤追着她的“海里”要和它玩。老张在河边徜徉。而我,在屋前绕了一圈后对生火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不一会,小梁他们就烧了一大锅开水,并神奇地拿出一大箱泡面来。我们四个以为是晚餐,连汤带面全部倒到肚子里后,看到小武还在忙碌,才知道,原来这是下午的点心。
吃饱喝足,马鞍展开来铺在小屋的木板上,围在暖暖的篝火旁,或坐或卧。看着师傅们淘米烧饭。切白菜和土豆,一大块肋条肉火略烤后切块做了一大锅汤。居然还有一可乐瓶的蛋液炒鸡蛋,我赶紧拿出火腿肠来锦上添花。
此时,天空开始飘起小雨,接着转变成了雪花。看着师傅们有些担忧的神情,我也开始担心了。问小梁:“要不要紧?”
他毫不犹豫地说:“没事。”
诤悄声告诉我,下午也飘过一阵小雨,当时小武说要是还下雨的话,山上就会下雪。如果那样,就要连夜翻山了。
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只有走回头路了。我这样对诤说,她点点头。
半夜惊醒,揉揉眼,还以为天亮了。却原来,是一弯皎洁的明月,我安心地沉沉睡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