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於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后汉书之梁鸿传》
他应该是一个学者,有着学者固有的敦厚和温蔼,更有着自身执着的信念和坚毅的性格。因此,在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失火殃及邻居时,一一前去致歉并且赔偿。家贫无物,唯将自家的肥猪抵押。当无物可抵时,他坦然以自身的劳力来补偿,早出晚归,勤力劳作。在这家主人受到他人的谴责后,也不收受归还的肥猪,淡然返家。“埶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出人意料的,他孑在众多倾慕的眼光中选择了她——一个宣称非他不嫁的女子,孟氏女,即后来的孟光,一个据说粗壮结实、力大无穷的黑脸丑女,年近三十而未嫁。暂且不论她的容貌到底是妍是媸。如果我们把时间向后飞速翻阅,可以看到这个陪伴了梁鸿一生的女子随之奔波辛劳了一生。那么,她的容貌再美也不会经得住沧桑岁月的侵蚀。
女为悦己者容,孟氏女子亦不例外。新婚伊始,她也曾精心梳妆,意欲得到爱人的赞美。却不料她高风亮节的夫君七天未曾一言,疏离淡漠到了极致。惶恐的她跪在地上向他请罪,才明白他要的是“布衣荆钗的素颜”。孟氏女子是聪慧的,她如他所愿更换了衣服,告诉他这只是对其志向的“小小考验”。于是鸿为之大喜:“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他做大家族的农工,“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天劳作归来,孟氏都将准备齐全的小餐桌举至齐眉请她的“夫”进餐,不敢仰视。
《佳期如梦,爱如胭脂》的作者王臣感叹这种爱情太过坚硬,显得有些冰冷。我却以为之所以坚硬和冰冷,只因为这是不一样的爱。孟氏是爱的,因为向往爱,于是年近三十而不婚。孟氏是爱的,她钦慕梁鸿的大义高洁,高调扬言要嫁他。她不是乡野的村姑,不懂情调的粗鄙女。她也善于察言观色,并敏于言辞——锦衣妆颜“以观夫子之志耳”。孟氏是爱梁鸿的,她甘心投其所好,着布衣、勤耕织,举案齐眉,以他的要求为自身的规矩。
梁鸿是爱的,他想要一个符合自身理想,能够同甘共苦的人,“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他不在意她的眉是远山如黛还是枯草连连,不想也想不到去了解她“为悦己者容”的欢喜和羞怯。他只是按着自己的要求——“能奉我”去塑造他的妻——孟光。因此,他可以在新婚的头七天不发一言,可以以举案齐眉为自然。所以,当岁月终将结束的时候,他以“清高”善终,而她得到了七个字:“葬毕,妻子归扶风。”无人关心穷困的她的晚年。
他们可以是幸福的,只是与爱情无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