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芳疗玩什么
芳疗主要是自娱自乐的学问,不太和别人交流也能玩得嗨,一般都是从玩赏商业成品起步的。
由于国内行业没法看,玩家基本不考虑国内品牌。国内对芳疗的认识太狭窄,美容业长期强行捆绑芳疗,国内代理商头脑发昏不去关注产品质量只会互相拆台(参见AA,Oshadhi,Q家,BF,肯园,Maienfelser等,无一不被代理和网红荼毒过),等到品牌官方把代理搞定,芳疗已经过气八百年。而国内芳疗品牌走浑水摸鱼路线,骗一个是一个,现在更加过分,网红搞芳疗,具体指那些人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明白,真是不把这块榨干不罢休。
按照国际惯例,精油包装要标明植物的拉丁文学名、提取部位、提取方式、产地、批号和限用日期,讲究点的品牌还会配本批次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上有一些关键性的指标供参考。拉丁文学名对于芳疗来说很重要,认准这个至少不会买错物种(苦橙花苦橙叶……算它们狠),对于非英语国家的精油,拉丁文学名是辨认的首先法则,我看到德语法语直接变聋瞎,只能认拉丁文wwwww。俗名坑人的情况在芳疗界经常发生,比如说西班牙马郁兰精油,一般人肯定认为是某种马郁兰,瓶子上写着marjolaine xxxxxx,但仔细看,拉丁文是thymus mastichina,证明它实际是一种百里香。
除了学名,另一个有趣的点是精油产地,有些玩家对产地特别关注,同种植物不同产地会影响精油的成分,成分比例和成分种类都会发生变化,当然气味就跟着变化了。原产地保护主义者认为原产地的精油质量最好,有情怀,但走化学路线的玩家觉得研究不同产地的精油跟采集标本似的,好玩。我个人倾向于扩展精油产地,并不是原产地的就一定指标好,目前优质的高地真正薰衣草精油基本产自克什米尔高原和新疆天山,关键指标比法产高。所以这事情本质和葡萄酒产地之争差不多,新世界葡萄酒的风味不见得一定比旧世界的差。
我不太愿意讲精油品牌,一是我玩过的品牌真心不多,二是怕吹死婊活,啥叫吹死婊活看阿芙就懂了,凡是玩家没一个不骂阿芙的,但人家就是卖得好,老板的脸皮厚过八达岭长城。玩家认知里很有意思的俩台湾牌子,肯园和根本芳疗,肯园完全被网红吹死了,在大陆无法翻身,创始人温佑君八成被国内代理忽悠了。根本芳疗几乎没法吹,玩家暗搓搓自己玩,就是贵。俩品牌全都输在产品理念上,根本芳疗走阿育吠陀和九型人格路线,太复杂。肯园则是冒进和选错了推广人,先上天,后被踩得一无是处,这锅谁来背?之前我说芳疗已经过气了,过气好啊,不用担心我喜欢的品牌被网红玷污。玩家之间交流,多是谈理论谈个案谈买买买。平常心态对待芳疗,它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玩的放松方式。
本次就写到这里,过几天写适用范围,安全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