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11月上旬的杂谈(上)

(2012-11-08 21:0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

     吃了一大堆东西以后终于鼓起勇气更新,诶?问我为什么要鼓起勇气,因为我刚才不慎开启了墙角宅男的模式,不懂的人自行度娘“宅十四”字眼。最近的兴趣爱好基本在ACG这块,10月番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猎奇成为了动画的主流,可能非日常更吸引人吧,就拿少女番来说,推荐《となりの怪物くん》的人明显比《好きっていいなよ。》要来得多,但是后者更符合常理。非日常的题材对情节和节奏的要求更高,一过火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想想《攻壳》这种非日常的作品真是棒啊(其实我只是想宣传攻壳而已……),求TV第三季。

    下午就说要更新,一路磨蹭到现在这个点,天气越来越冷我越来越不想动,连更新都懒,眼见着雪家寨众人每个人下笔千言我愈加烦恼,以我的功力就能憋出三两个字,你们有没有发现每次我都是写的最少的一个,我不像菜菜那样术业有专攻,也不像痕仔那样活泼,就这些归结为智商问题吧,我逻辑性太差,亏我还是文科生呢,连博客都写的那样勉强。

    这种情况不仅是书面,日常交流也是如此。我曾经玩票性质的卖过护肤品,结果很少有人听取我的意见,这时就会深深感觉,懂的多有什么用,达人这类生物只存活于网上,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很少有人会仔细倾听你分析一张成分表,对于他们来说,护肤品中的化学不是化学,也不习惯我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这种不都是精细化工么?深受文案毒害(包括很低端的文案)的人总是觉得护肤品能拯救一切脸部问题,其中的原理一定非常玄妙,很遗憾,事实并不是这样。

    来说具体的例子吧,某个人来买洁面,开口就要能控油和保湿,一旦我表示这个世界上没有这种洁面,来人就会用很不可置信的语气说,她/他同学说有一只洁面很好用能控油带保湿,广告上说既控油又保湿云云,我扶额说,这是营销策略/你同学的效果并不是因为那只洁面带来的,刚开始我还很好心的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原理,结果被鄙视,说我不懂装懂的大有人在,好吧,我确实是非专业人士,但是一个控油洁面的成分表里没有一丁点儿保湿成分或者保湿成分很少(最末几位)这点我还是看的懂的。按照我玩护肤的经验,确实会出现皂基洁面洗感保湿的情况,但是,这类一般都是高价洁面,开架线绝对一分钱一分货。另外最受学生欢迎的洁面是旁氏洁面(米粹和慕斯除外,就是最便宜的那档)、卡尼尔绿色和露得清24块(屈臣氏年年销量No.1),抱歉在我眼里旁氏和露得清那两款都该下架,清洁力太强了,我不能想象一只接着一只用会有什么后果,后来我就学乖了,套用琳琅国货里学来的歪论,拼命讲泡沫洁面的坏话,遇到没钱的就推荐肤美灵和大宝,有钱的就推丝塔芙……噗哈哈,我自己用着各色好洁面……

    还有水的问题,千纤草的营销手段和定位非常好,值得广大品牌学习,用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哄骗了广大学生党,我就不说经我手卖出过多少瓶了,我自己也尝试过,果断一生黑!对于这类产品,看成分表是没用的,它甚至不能保证品质。它无敌的便宜(比它更便宜的估计只有美康了,美康是什么货色大家懂的),38块钱500ml的店面价,现在涨价了,因为推出了300ml包装。很多学生会买它,搭配玛姬儿压缩面膜,当爽肤水敷水膜,有时我实在不忍心,会推荐肌水,学生还会嫌弃贵……我腹诽,劳资难得大发善心为你的脸皮着想,不领情就算了。

    稍不留神就吐槽过度了……下面讲点别的。

    Dr.h的杏仁酸我已经写过成分表,不再赘述。作为一个清爽的果酸精华,确实做到了他所宣传的低刺激感,除非角质层破损严重,否则上脸妥妥无压力,不具备甘醇酸的烧皮感。烧皮感是一道坎,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双重的不舒服,其实小于等于10%浓度的甘醇酸酸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伤害……5%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级别。当然我可以理解大家对于甘醇酸的恐惧,早年坊间果酸换肤毁容的新闻还是可以查到的,不过,浓度和PH值真心是重要指标,这些只要稍加了解就可以明白。

    杏仁酸平滑皮肤的功效还是很出众的,用了几天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光滑度光泽度提升,对于闭口的功效也不俗,另外它是脂溶性的,应该在疏通毛孔方面有更好的建树,恩,仅仅是应该。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说好的其他内容我明天连击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