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教学设计
(2011-08-29 16:51: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资源共享(版主:萧锦兰) |
周长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利用实物及一些图形,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比一比、描一描、测一测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2)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体验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玩具车、轨道模型、多种平面图形卡片、装有多种平面图形及细绳的学具袋、多边形实物塑料板、米尺、时钟、树叶
【教学过程】
一、
1、(出示玩具)师出示跑道及小车,并作简单介绍,请一位同学推小车绕跑道跑一周。
2、小结: 小车跑过的路线,从起点又回到起点,这就是跑道一周的长度。(板书:一周的长度)
3、引出课题,板书
二、多种形式,感知周长
1、摸一摸
(1)(出示实物钟)让学生边摸边说钟面一周的长度。
小结:不管你从哪一点开始,经过一周又回到起点,就是钟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钟面的周长。
(2)(老师提供实物)学生选择其中一件摸出它的周长,同桌边摸边说。
2、找一找
(1)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2)小结:物体表面的周长是从一个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点的长度。
3、比一比
(1)判断七星瓢虫走过的路线是不是树叶的周长?为什么?
(多媒体播放动画:七星瓢虫爬树叶的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绕树叶走一周,第二种是没走完一周。)
(2)学生汇报
(3)(多媒体出示第一片树叶:树叶逐渐变小至消失,只剩下树叶的边框)
小结:第一幅图,七星瓢虫绕树叶刚走了一周,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而第二幅图没有走完一周,不是树叶的周长。
(4)(多媒体出示如下图形)引出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5)引导学生讲出周长的定义并板书。(补充完整黑板定义,后打开书齐读)
4、描一描
1、(打开书本P41)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描出它的周长。
2、学生汇报。
3、小结:周长是图形所有边加起来的总长度。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1、小组合作,探究周长的方法。(师出示如下图形)
要求:
(1)讨论测量每个图形周长的方法。
(2)选择一个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测出它的周长。
(注意:边做边说)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板书。
3、小结:不同的封闭图形有不周的测量方法,所以在以后测量时,我们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梯度练习,巩固知识
1、争当小医生
下面所描线段是不是该图形的周长,为什么?
2、争当小发现家。
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至少要知道(
A、一
3、争当小数学家
(1)请口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4、思考题。
小明的书桌面是一个长方形。如果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裁去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会发生变化吗?(如图)
五、谈谈收获,知识升华
今天你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图片欣赏,回归生活
其实只要我们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七、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