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cratch研讨课活动记录

(2017-11-12 20:31:45)

scratch研讨课活动记录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相互提高,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工作室于11月9日下午又一次开展两场scratch教学研讨课活动。研讨课内容是15课《端午划龙舟——角色的定位和平滑移动》(下简称《角》)和16课《沙头角鱼灯——重复执行控制指令》(下简称《重》),由来自海珠第二实验陈淑华老师和大江苑小学梁永辉老师分别执教。

 


《角》和《重》均是围绕“广东民俗体育运动”主题而开展的基于项目的学习课题研究的系列课程,从内容主体上继承和衔接了之前《蔡李佛拳外观指令》和《醒狮采青旋转移步》两课。《角》在开课初段很有意思,梁老师首先推送一个简单拼图素材让使用画图软件进行拼接,从而引入后面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组拼流程图内容。另外一个亮点,则是课堂上运用了何志华老师的云课堂对学生进行小组任务管理、作品提交和展示,直观地显现了课堂中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角》课堂主线由介绍龙舟文化视频带入,再由scratch形式呈现这项广府文化运动,并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展示效果梳理出流程图。学生根据自己得出的流程图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两个任务,也通过作品呈现效果了解定位指令和平滑移动指令的异同。最后,结合之前已经学习的等待指令、说话指令和多角色操作,丰富作品内容。

 


《重》这课则展现另外一种教学风格,虽然使用了类似的创设情景和任务驱动手段,但是陈老师通过一些娴熟的暖场对话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活跃了开课气氛,也冲散部分学生连续上课的疲态。在板书方面,陈老师也精心设计了模仿scratch指令的形式,让学生更具象理解重复控制指令的特点。内容上也非常有广府特色,利用鱼灯舞这个主题,促使学生掌握使用重复指令对角色进行控制,结合外观指令和刚学习完的移动指令,做出跳舞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调用“遇到边缘反弹”指令时,更利用试错的方式,让角色碰到边缘后被迫做了一个旋转效果。然后再带入旋转锁定的内容,让学生在错误中更深刻理解指令含义。

《角》和《重》两节课在重点难点上,还提供了微视频让学生进行自学提高,令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夯实基础和扩充新知。两位老师在课堂掌控上功力深厚,让两节课精彩纷呈,使听课老师获益良多。课后,各位老师更是各抒己见,分别对课堂各个细节进行了点评,包括微课和流程图的使用、背景和素材的合理性、学生评价手段、课堂语言技巧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http://s7/mw690/001YKbHmzy7fJeF3v7Md6&690


郑贤老师在此更是提出几点语重心长的建议和意见:

1. 精心设计

上课老师都为课程内容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备课,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素材、板书等都是精心准备的。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听取别人的课来充实和丰富自己,在别人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学习别人的授课技巧,从优秀老师对课堂的设计与改进上吸取经验。评课很重要,多听课,丰富自身听课评课能力,互相提高。

2. 注重分析

15/16课起,scratch课程慢慢进入关键内容,突显编程核心,要尽快建立好学生计算思维的锻炼。从创设情景导入,到流程图设计,再到编程思路建立,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 过程完整

两节课课程设计合理,思路清晰,模块完整。

4. 教学有效

教师要体现教学效益,教学必须是有效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必须同时满足两点:开心、轻松,这样才是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5. 相信学生

两节课有缺失的地方,教师还是偏向于讲授形式,需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做中学,要放开,老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6. 如何评价

① 评价学生是否到位,是否在点子上。

② 点评学生避免使用“很好”、“聪明”、“漂亮”等抽象字眼,要用类似“龙舟像快艇一样迅速”、“鱼灯舞者跳得比MJ好”具象字眼。

③ 加强学生对程序调试能力的锻炼,慢慢建立学生开发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