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本终结“血荒”的秘密武器

(2012-02-07 22:20:05)
标签:

节约用血

血荒

手术

杂谈

         根本终结“血荒”的秘密武器

                          ---------- 走近无血外科技术


        最近媒体报道“血荒”席卷全国,包括北京、南京、昆明、青岛、威海等地的医院因为没有血源或暂停、减少手术,或让手术家属自筹血液,方能手术。


      看到这些新闻,我不禁想起在德国工作时参加的一台手术。


       这是一台急诊手术,主刀医生Dusterhoft一早就给我打电话,说原来的手术取消了,我们哥俩现在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是一个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必须接受外科手术才能挽救生命,然而,由于这个病人某些宗教的原因,不能接受输血治疗。


         在我眼里,这几乎是一个“mission imporsible"(不可能的任务),进行这么大的主动脉外科手术,却不输血,这实在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到手术结束时,尽管病人没有输一滴血,患者的血色素竟然保持在9.2g,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我和Dr.Dusterhoft激动地击掌庆祝,"we did it!"(我们成功了!)


         其实,这样的手术,于我,经历的已经很多次。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无血心脏手术到这次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病人正受益于无血外科技术的进步。

     无血医疗并非外科手术完全不出血”,而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减少出血,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无血”医疗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初是由于宗教或战争的需要,至今已演变为临床上普遍接受和使用的方法。 从2001年世界首例不输血的肝移植手术到而今的不输血心脏手术的广泛开展,无血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在德国心脏中心,在复杂先天性疾病的手术病例中,完全手术中不输血的比例已经达到了约10%的比例,在全部心脏手术病人中,不输血的比例达到了30%


         要知道,外科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一向是用血大户,在北京,像阜外医院、安贞医院一旦手术到达高峰,全市的血库的压力都会很大,因为血源问题,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早已不是新闻。在目前全国血源非常紧张的大背景下,提倡无血外科技术有着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节约用血,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现有资源下,“节约”方能生产,“节流”,才能继续革命。减少或者不需要输血,不但能减轻血液供应的压力,而且,能避免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对手术病人也节省了一大笔费用,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尤其对某些特殊血型的“熊猫血”患者,关键时刻往往能挽救其生命。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手术不输血呢?


     无血手术技术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血液回收装置(cell saver,血液回收机)使我们如虎添翼。血液回收机是通过对手术中血液的回收,并进行分离、洗涤,将其中的血浆、血小板、脂肪和污染物分离,净化后形成洗涤红细胞,最后回输给病人自己。血液回收机是我们节约用血的有力武器,现已广泛应用于普外、脑外、骨科、心脏外科等各外科领域。通过它可以实现自体血液的安全回输,没有运送、保存、验血等环节,真正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从切开皮肤的第一刀开始,到手术结束缝完最后一针,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要注意血液保护,仔细止血。不输血的背后是对所有手术参与人员提出了更精确,更小心”“多快好省的要求。从医生到护士到体外循环的管理,要眼里“见不得血”(的浪费),要把病人出的每一滴血都当成“最后一滴血”。。。。同时外科微创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整体提升控制性降压、术中血液稀释等技术措施,也能有效地减少病人术中出血,大大降低临床用血。


      无血外科技术,不仅仅是一项综合的临床技术,更是一种节约用血的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对全体手术相关人员进行无血外科理念的培训,让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医疗行为,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这才是从根本源头上解决血荒问题的秘密武器。


        无血外科技术,无他,唯用心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